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466361
远征军素养低下战力差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3年第8期
     研究抗战中缅印战场史料,笔者看到日本《公刊战史》转引的一段美国战史中的文字。它是批评中国远征军的兵器素养和战斗作风的:

    “根据美军联络军官所见,中国军队大多无视美国人的技术和劝告,战术拙劣,缺乏爱护武器观念,令美军联络员不胜感慨。美军联络员称,中国士兵不爱护武器,用火箭筒在雨中进行射击,由于雨淋,这种兵器经不住一天使用。步兵漫不经心地操作挂在腰带上的手榴弹拉火环,常令位于近旁的美国人胆战心惊。弹药被无限制地浪费,兵器由于不间断地使用和保养不善,短时间即告报废。战场上的武器、弹药是如此使用,而补给站与第一线的距离却相距甚远,武器易损件的生产地竟远离战线上万公里。通过这些事实即可察觉,卫立煌将军麾下7.5万名官兵的实战能力令人遗憾……”

    美军联络官们的抱怨,固然有心疼本国“租借”物资的心情,但抗战以来打“穷仗”几乎打怕了的中国军队,何以如此“暴殄天物”?你可能想不到,当时因为恐惧日军夜袭,有的军官要求士兵通宵打机枪来吓唬敌人。

    而美式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都是刚刚研制出来的新武器,美國太平洋战场的麦克阿瑟部队和中国远征军几乎同时列装,一点也没见外。但在腾冲和松山战斗中,这两样攻坚利器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因为中国士兵能掌握使用方法的人太少,选拔不出适合的兵员学习,学习了也只能达到“粗通”的低水准。

    本来就对战场技术动态变化格外敏感的日军,稍稍吃亏后即有针对性地以狙击和逆袭战术反制,常常让中国士兵丢下利器牺牲,就越来越找不出会用的人。

    (摘自《解放军报》 图/游飞扬), http://www.100md.com(余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