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464597
“恋药心理”危害大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4年第8期
     如今,遭受多种疾病困扰的中老年人似乎越来越多,有的人抓上一把种类各异的药就往嘴里送。殊不知,用药越多,不良反应率越高。据统计,同时服用1~4种药物的病人,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5种药物并用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翻几番,立即增至81.4%。

    很多人患病吃药是一种心理安慰。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误区。“恋药心理”亦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脑、肺、肝、肾等重要器官代偿功能显著减退,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往往促使病情急转直下,产生危险后果。

    如何避免用药成瘾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用药不要“跟着广告走”。如今药品广告满天飞,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用药跟着广告走。目前,药品广告市场有点混乱,保健品广告更甚,有些厂商夸大不实宣传,误导患者。保健品更是经常被曝光,更需要人们警惕。用药跟着广告走是“恋药心理”的典型表现之一。

    不要乱用秘方、偏方、验方。患病迁延不愈,容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方、偏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中毒。

    不要滥用补品。如今,补品、保健品盛行,但很多专家不太赞成食用。体质虚弱者可适当地用些补品,但要有针对性,最好在专家和医生的指导下食用。滥用补品、补药也是“恋药心理”的典型表现之一。

    注意抗药性。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还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甚至形成药瘾。

    不要滥用三大素:抗生素、激素、维生素。中国是滥用抗生素大国,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每年还会造成几十万人死亡。对患者个人来说,即使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也会使机体中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避免依赖安眠药。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发生头昏脑涨、步态不稳和跌跤,久用也可成瘾和损害肝肾功能。治疗失眠最好以非药物疗法为主,安眠药为辅。

    不要滥用泻药。不少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活动太少,常患便秘,有的人长期服用泻药,会造成很大危害。治疗便秘,首先要调节生活节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再选用一些药物通便,但最好不要长期使用。

    解热止痛药很多人都要使用,也是常见的容易成瘾的药物。病人刚开始使用这类药物确实是为了退热止痛,由于较灵验,便经常使用。这类药物一般用于治疗感冒,感冒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但切记,痊愈以后不要再吃这类药物。

    镇咳药物如可待因类、右美沙芬以及伪麻黄碱类等使用时间过长,也可导致成瘾。虽然一些具有镇咳作用的液体制剂中含可待因的剂量不大,但是长期大量使用也容易成瘾。

    除上述药物外,目前还有一些少见的药物也有依赖作用,如牛黄解毒片、利多卡因、番泻叶、硝酸甘油等,也应该加以关注。, http://www.100md.com(谭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