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纠结对岸称谓六十年
称谓问题,在两岸关系中很复杂。
根据国台办《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不能直接称呼对岸的官方部门,于是,不少媒体会将“总统府”等名词加引号。而台湾方面也有类似规范,比如在官方文件或新闻通稿中,称“中共当局”。
不过,台湾解严后政党轮替成了常态,教科书都一改再改,相比之下,对大陆称谓问题尚不算特意关注。王郁琦在南京时,台“教育部”决定微调历史课纲,把“中国”表述改为“中国大陆”,并重新加入甲午战争、国民党迁台等史实,以修正过去民进党留下的两岸史过度切割问题。
从“匪”到“中共当局”
“共匪”,是台湾当局用以称呼大陆时间最长的词,如果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算起,被国民党政权一用就是好几十年。台湾白色恐怖年代,无论是官方文书还是民间表述,只要提及对岸,以“匪”称之才是“政治正确”。
随着两岸关系逐渐缓和,1983年,蒋经国在“总统文告”中,首次以“中共”替代“共匪”。其后一个新的不成文方式被提出:在描述大陆政府机构、职称及文件时,将相关名称标注引号以作不承认之意,比如“中共‘总理’”、“中共‘护照’”等。不过,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不少民间表述依然保留“匪”的字眼。
1991年,时任“总统”李登辉正式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由此在台湾当局的论述中,中共不再具备“叛乱团体”的身份,国民党也正式放弃以“戡乱”方式“统一”中国。“今后将视中共为控制大陆地区的政治实体,我们称它为大陆当局或中共当局。”当时李登辉对台湾“中央社”如是说。
至于如何看待大陆,并且赋予一个符合解严之后的定位,在当时颇受瞩目。时任陆委会副主委的马英九,做了一份叫作《终止动员戡乱后对中共及两岸关系之定位》的报告,其中坚持“现阶段我政府与中共政府不做政治性、实质性接触”。而在该年陆委会编印的《大陆工作手册》中,把中共描述为“实际控制大陆地区之敌对政权”。
次年,陆委会编发了《中共党政军机关企业学术机构团体旗歌及人员职衔统一称谓实施要点》,小蒋留下的“中共‘总理’”、“中共‘护照’”等表述,成为了台湾当局的规范。
“去中国化”
2000年政党轮替后,民进党正式上台,改变了台湾当局既有的对陆政策。
陈水扁刚上台时,曾极力论述自己不支持“台独”的“四不一没有”政策,但两年后他又推出“一边一国论”,搞“变相台独”。这造成了两岸关系的恶化,也导致后来岛内甚嚣尘上的“去中国化”。
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台湾当局将原有的“中共”表述进一步修改为“中国”,并且把后者的职称等内容的引号去掉,以在文书上营造出某种“一边一国”的情景。这一方式很快被民间效仿,许多立场亲绿的媒体、社团及个人,开始大规模以“中国”来称呼对岸。
在“去中国化”浪潮中,许多带有“中国”、“中华”字眼的标志物都遭“正名”,中小学教科书亦然。2007年,“教育部”实施“教科书不当用词检核”计划,将“国父”、“国画”、“国剧”、“中日(甲午)战争”、“两岸”等近5000个词语列为“不适合用词”,分别改为“孙中山”、“中国水墨画”、“中国京剧”、“清日战争”及“两国”等。
与此同时,“台湾僻处我国东南海域”的叙述被弃用,因为这种说法是“以中国大陆为核心、以台湾为边陲,明显贬低台湾地位”;“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所以后人尊其为民族英雄”也不行,因为“收复”和“民族英雄”都是“有争议性的价值判断用词”,必须修改或删除。由于争议太多,最后这些词的大部分仅仅是被检核,并未修正。
那时,包括教科书用词在内的对大陆表述方式,不仅成了蓝绿阵营相互攻讦的武器,还成了民间划分政治阵营的标志。比如,立场亲蓝的《联合报》、《中国时报》等报刊,对陆报道依然使用“中共当局”、“大陆当局”的字眼,而立场亲绿的《自由时报》则必用“中国”称呼对岸,并把对岸新闻划入“世界新闻”的版面,放在封底。
民间不受限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当年的陆委会副主委马英九当选“总统”。他上任后开始一系列对大陆表述的“拨乱反正”,令称谓标准重返1991年的状态。
不过,早在1991年马英九做报告时,岛内媒体和学界便对有关中共的定位和称谓问题进行过一次大讨论,最后基本达成共识:称谓问题应当与时俱进,随着事实的变动而自由变换;两岸经贸往来等实质性问题,比中共定位等政治问题更为重要。
这种态势,决定了岛内官方讲一套、民间做一套的对陆称谓现状。2008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由于海协会有半官方性质,岛内各界对“陈先生”的称谓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官方和“中央社”以“大陆海协会会长”称呼之,而在野的民进党及其喉舌“民视”则叫他“中国海协会会长”。
此后,官方文书偶有“中国”和“大陆”称谓混用的现象。2012年“总统”大选前,马英九在新春茶话会上邀集官员座谈,特地要求各部会应严格恪守称呼对岸为“中国大陆”或“大陆”的原则,公务文书严禁使用“中国”表述,而民间表述则尊重自由、不予限制。
“在‘宪法’架构下,我方不承认对岸政权,但不否认对岸治权。”马英九说,此举系回归“宪法”架构的两岸定位,即“中华民国是唯一正统合法的政府”,但承认两岸分治的史实。
当时,马英九面临连任选举,这一表态有着浓厚的政治意味,既安抚统派,也迎合“独派”,同时也向大陆释出善意———其认为这符合“九二共识”中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原则。这也是迄今为止台湾领导人在两岸称谓问题上的最明确表态。
不过,称谓问题上了教科书,状况又变得大为不同。
当年民进党大修教科书时,让1912年至1949年的台湾几乎“消失”,不见甲午战争与割让台湾,并把中国历史划入世界史范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经过数年的研议,决定对历史课纲进行微调,重点呈现“被消失的历史”。
不过,由于课纲重提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脉络,惹得绿营大为不满,民进党中常会甚至决议,由其执政的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云林县、嘉义县、宜兰县等6个县市将不配合调整。“教科书选用权限是学校,不在县市政府。”台“教育部”对此如是回应。, 百拇医药(陈其禄)
根据国台办《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不能直接称呼对岸的官方部门,于是,不少媒体会将“总统府”等名词加引号。而台湾方面也有类似规范,比如在官方文件或新闻通稿中,称“中共当局”。
不过,台湾解严后政党轮替成了常态,教科书都一改再改,相比之下,对大陆称谓问题尚不算特意关注。王郁琦在南京时,台“教育部”决定微调历史课纲,把“中国”表述改为“中国大陆”,并重新加入甲午战争、国民党迁台等史实,以修正过去民进党留下的两岸史过度切割问题。
从“匪”到“中共当局”
“共匪”,是台湾当局用以称呼大陆时间最长的词,如果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算起,被国民党政权一用就是好几十年。台湾白色恐怖年代,无论是官方文书还是民间表述,只要提及对岸,以“匪”称之才是“政治正确”。
随着两岸关系逐渐缓和,1983年,蒋经国在“总统文告”中,首次以“中共”替代“共匪”。其后一个新的不成文方式被提出:在描述大陆政府机构、职称及文件时,将相关名称标注引号以作不承认之意,比如“中共‘总理’”、“中共‘护照’”等。不过,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不少民间表述依然保留“匪”的字眼。
1991年,时任“总统”李登辉正式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由此在台湾当局的论述中,中共不再具备“叛乱团体”的身份,国民党也正式放弃以“戡乱”方式“统一”中国。“今后将视中共为控制大陆地区的政治实体,我们称它为大陆当局或中共当局。”当时李登辉对台湾“中央社”如是说。
至于如何看待大陆,并且赋予一个符合解严之后的定位,在当时颇受瞩目。时任陆委会副主委的马英九,做了一份叫作《终止动员戡乱后对中共及两岸关系之定位》的报告,其中坚持“现阶段我政府与中共政府不做政治性、实质性接触”。而在该年陆委会编印的《大陆工作手册》中,把中共描述为“实际控制大陆地区之敌对政权”。
次年,陆委会编发了《中共党政军机关企业学术机构团体旗歌及人员职衔统一称谓实施要点》,小蒋留下的“中共‘总理’”、“中共‘护照’”等表述,成为了台湾当局的规范。
“去中国化”
2000年政党轮替后,民进党正式上台,改变了台湾当局既有的对陆政策。
陈水扁刚上台时,曾极力论述自己不支持“台独”的“四不一没有”政策,但两年后他又推出“一边一国论”,搞“变相台独”。这造成了两岸关系的恶化,也导致后来岛内甚嚣尘上的“去中国化”。
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台湾当局将原有的“中共”表述进一步修改为“中国”,并且把后者的职称等内容的引号去掉,以在文书上营造出某种“一边一国”的情景。这一方式很快被民间效仿,许多立场亲绿的媒体、社团及个人,开始大规模以“中国”来称呼对岸。
在“去中国化”浪潮中,许多带有“中国”、“中华”字眼的标志物都遭“正名”,中小学教科书亦然。2007年,“教育部”实施“教科书不当用词检核”计划,将“国父”、“国画”、“国剧”、“中日(甲午)战争”、“两岸”等近5000个词语列为“不适合用词”,分别改为“孙中山”、“中国水墨画”、“中国京剧”、“清日战争”及“两国”等。
与此同时,“台湾僻处我国东南海域”的叙述被弃用,因为这种说法是“以中国大陆为核心、以台湾为边陲,明显贬低台湾地位”;“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所以后人尊其为民族英雄”也不行,因为“收复”和“民族英雄”都是“有争议性的价值判断用词”,必须修改或删除。由于争议太多,最后这些词的大部分仅仅是被检核,并未修正。
那时,包括教科书用词在内的对大陆表述方式,不仅成了蓝绿阵营相互攻讦的武器,还成了民间划分政治阵营的标志。比如,立场亲蓝的《联合报》、《中国时报》等报刊,对陆报道依然使用“中共当局”、“大陆当局”的字眼,而立场亲绿的《自由时报》则必用“中国”称呼对岸,并把对岸新闻划入“世界新闻”的版面,放在封底。
民间不受限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当年的陆委会副主委马英九当选“总统”。他上任后开始一系列对大陆表述的“拨乱反正”,令称谓标准重返1991年的状态。
不过,早在1991年马英九做报告时,岛内媒体和学界便对有关中共的定位和称谓问题进行过一次大讨论,最后基本达成共识:称谓问题应当与时俱进,随着事实的变动而自由变换;两岸经贸往来等实质性问题,比中共定位等政治问题更为重要。
这种态势,决定了岛内官方讲一套、民间做一套的对陆称谓现状。2008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由于海协会有半官方性质,岛内各界对“陈先生”的称谓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官方和“中央社”以“大陆海协会会长”称呼之,而在野的民进党及其喉舌“民视”则叫他“中国海协会会长”。
此后,官方文书偶有“中国”和“大陆”称谓混用的现象。2012年“总统”大选前,马英九在新春茶话会上邀集官员座谈,特地要求各部会应严格恪守称呼对岸为“中国大陆”或“大陆”的原则,公务文书严禁使用“中国”表述,而民间表述则尊重自由、不予限制。
“在‘宪法’架构下,我方不承认对岸政权,但不否认对岸治权。”马英九说,此举系回归“宪法”架构的两岸定位,即“中华民国是唯一正统合法的政府”,但承认两岸分治的史实。
当时,马英九面临连任选举,这一表态有着浓厚的政治意味,既安抚统派,也迎合“独派”,同时也向大陆释出善意———其认为这符合“九二共识”中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原则。这也是迄今为止台湾领导人在两岸称谓问题上的最明确表态。
不过,称谓问题上了教科书,状况又变得大为不同。
当年民进党大修教科书时,让1912年至1949年的台湾几乎“消失”,不见甲午战争与割让台湾,并把中国历史划入世界史范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经过数年的研议,决定对历史课纲进行微调,重点呈现“被消失的历史”。
不过,由于课纲重提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脉络,惹得绿营大为不满,民进党中常会甚至决议,由其执政的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云林县、嘉义县、宜兰县等6个县市将不配合调整。“教科书选用权限是学校,不在县市政府。”台“教育部”对此如是回应。, 百拇医药(陈其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