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4年第14期
编号:13463970
孟买购物有门道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4年第14期
     在印度的孟买,想购物,需要有探索者的勇敢、猎犬的敏锐和精卫填海的恒心。

    来到孟买之后,因为想买一把镜子,我在最富裕的南区转了几个来回,却都没发现百货店。正当绝望之时,误入一家小银行旁边一个没有任何招牌的小门脸,才发现别有洞天,竟是个货品齐全的百货商店。

    后来才知道,孟买的现代化大商场、大超市都集中在北部,针对的消费群体是中产阶级,而南部富人区多以小商店为主。

    在孟买居住久了,终于发现了富人购物的秘密:基本靠电话预约,在家中等待送货上门。黑黑瘦瘦的外卖员头顶大笸箩在楼里穿梭,准时准点把客户的菜品、水果送上门。

    当地富人上街喜欢逛一些有历史感的小店,它们隐秘在街巷深处,没有知情人引荐,外来人很难享受到它们的馨香。在朋友的指点下,我在英式建筑群落中不断发现一些具有贵族情致的传统小店。

    中产逛商场、超市,富人“叫外卖”,那么穷人呢?超市里、菜场中,几乎都见不到穷人的身影。那些生活在低矮破烂茅屋里的穷人,难道不买东西?

    后来我听说,穷人的食品不从商店购买,而是拿着政府派发的“配给证”去规定的地方买。月收入在400多元人民币以下的贫困家庭才有资格申请“配给证”,即使有证也需要付钱,不过价格低廉,穷人都可以接受。配给的物品仅能果腹,过期、变质等问题很多,但是对于住在贫民窟的居民,这些东西可以让一家老小免于饥饿。

    在孟买居住时间长了,充分感到在这个城市,购物毫无便利可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孟买乃至整个印度始终拒绝外来连锁大型超市,坚决保护自己的零售业。这样做似乎是在容忍落后,无视不方便,但同时也保护了印度的民族商业,保护了下层人民的生存空间。

    无论便与不便,印度的富人、穷人、中产,似乎早就习惯了各自的购物方式。

    (摘自《环球》), 百拇医药(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