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4年第16期
编号:13463797
病不厌诈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4年第16期
     病不厌诈,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病人忘病,忘病病亡。二胡演奏大师闵惠芬二十多年前身患癌症,被当代医学判了死刑。但闵惠芬自觉她的二胡事业刚刚开始,不甘心就这么早早谢幕,于是她在每一次治疗的间歇,又拉起了二胡,到中小学义务给孩子们讲座演奏。在她病重期间我采访过她,她说,只要一拿起二胡,她就忘记了自己是个绝症患者,只要一听见二胡的声音,自己的灵魂就与阿炳、刘天华等大师相会。我看过她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直至21世纪的现场演出,她现在已经除去年轻时的华丽炫技,琴手心三合一,自在地流淌她对生命的感悟。想想看,闵惠芬已是近70的老人,抗癌二十余年,这是忘病病亡真实的注解。

    为什么忘病病亡呢?所有的医生都说人有病了,要积极地治疗,哪怕战略上藐视,战术上也要重视,重视的具体体现就是时刻不忘和疾病做斗争。为什么说忘病呢?

    从艺术医疗学的角度看病人,人有两套指挥系统,一套是主观意志系统,一套是身心本能系统,这两套系统有时相互一致,协同作战。有时却尖锐冲突,你往右,我偏左,意志使劲,本能泄劲。
, http://www.100md.com
    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多是受本能支配,往往它抗击敌人最佳时机恰是主观意志不控制它的时候。为什么有时感冒了,不吃药睡一觉病就轻了呢?因为你主观意志休息了,忘了病,你体内的“解放军战士”个个神勇,以一当十,抗击来犯者。

    印度有一个传说,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身患绝症,大医院给他“判了死刑,缓期2年执行”。后来他托人找到一个山林隐士,隐士说他这病有治,但治他病的神医行踪不定,海边、山林、乡村,时隐时现。老人很着急,问怎样才能找到他?隐士说:你必须每天边游边唱,就是泰戈尔写的《吉檀迦利》,只有这歌声才能引神医现身。

    这个老人开始了漫游,边走边唱《吉檀迦利》,开始他还急着想用歌声引神医现身,但两年过去了,在海边、山林、乡村,就是不见神医的踪影。慢慢地,他喜欢上了《吉檀迦利》,而且,听他唱的路人也喜欢《吉檀迦利》,就这样他成了游吟歌手。慢慢过去了40年,他已经忘记了唱歌的初衷——为找神医。他只觉得人们喜欢泰戈尔,喜欢他的歌声。
, 百拇医药
    一天,一个人好奇地问他怎么练就了这么好的歌喉,他才猛然想起唱歌的目的:为找神医治他绝症。这个人说,看你身心这么健康,看不出有什么病。正好,我就是医生,到我的医院我给你查查。查完,这个医生很兴奋:你虽已过百岁,但人体器官要年轻20岁,且什么病都没有,实话告诉你:40年前那个隐士骗了你。

    老人听到喜讯后狂喊:我的绝症好了,以后再也不用唱歌找神医了。结果,三天后,他死了。

    不必当真,这只是个寓言,可现实中这样的忘病病亡的故事还真不少。

    我有一个学员,身患类风湿多年,看了多家中医、西医,就是不好,每年秋冬季节,浑身关节疼,一宿宿坐着哭,睡不了觉。她说这是遗传,治不了,奶奶就疼死在床上,身体都抽搐了。我按照事情病症的方子分析她,发现她的病根还是在事情上。她为求美,冬天照穿夏装,露膝露脐,经常整夜在歌厅里玩。除了类风湿,她还伴有严重的支气管炎。我对她说,遗传的病因子,有时是隐性的,也可能一辈子都不显现,像你父亲、你妹妹就没类风湿,这病在你身上显现,主要是你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所以你不管中西医怎么治,不改变生活方式,病当然去不了根。

    我给她开的方子是用音乐调生物钟,按时作息,穿保暖,禁熬夜,学太极拳。我知道一个女孩没耐心打太极拳,我让她伴上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的间奏曲,那里有个片断特像陈其钢写的《我和你》。慢慢地,她喜欢上了太极拳,24式太简单,自己又跟了一个师傅学陈式。慢慢地她忘记了打拳是为治病,因为她也成了教太极拳的师傅,打拳变成了传承文化。她先好的是气管炎,2年以后,类风湿再没犯过。我觉得太极拳这名称深含禅意,名是为强身健体的一套很功利的拳术,但冠以“太极”二字,让行拳的人以为在求太极大道,而忘了健身。

    (摘自《唱“巫”的秘诀——音乐也能祛病》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图/子依)

    本栏编辑:朱一, 百拇医药(赵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