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3461812
袁世凯“钱战”孙文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日 《特别文摘》 2015年第11期
     袁氏宣誓就任的第二天,就致电荷兰海牙万国和平会,表示之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各项国际条约,均由中华民国担任实行条约上之效力。袁氏这么说,各国都相信。

    同样的话,孙中山也说过,但各国都不信,他们不相信一个要“驱逐鞑虏”的人会为“鞑虏”赔款,不相信一个驱逐了“鞑虏”的人肯为“鞑虏”还债。对于各国来说,革命后最担心的,莫过于赔款和还债,这方面,谁能让他们放心,他们就支持谁。因为政权的本质是利益,而非情谊,各国政府同前朝的利益之水太深,以至于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反倒退而求其次了。以价值观论,各国政府,尤其欧美,理应支持孙,可从利益方面来考量,各国还是选择了袁世凯。

    即以贷款为例,革命后,孙、袁都在谋求贷款,然孙以光棍上任临时大总统,乃“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者,中国传统文化尚能提倡这种理想主义,但这理想,恰与资本主义原则相悖,以之号召国人还可以,用来同各国政府打交道,尤其同那些代表各国政府的银行团打交道,就行不通了。贷款可以,银行就是干这个的,可抵押呢?还有担保呢?英雄进当铺,用头颅作抵押,那一套江湖法门,对洪门有用,对银行不行,跟银行打交道,得亮真家伙,表态没用。

    民国肇始,孙就发表《对外宣言书》,宣布其对外政策: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担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可结果如何?

    《纽约太阳报》的说法,便反映了各国共识:“孙中山和他的朋友们非常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他们没有维持中国领土完整和恢复和平的能力。”而袁氏就不同了,拥有了前朝的遗产,他跟银行打交道,要抵押有抵押,要担保有担保,有的是真家伙,所以,银行都追着他放贷,他还能选择,不仅有能力跟四国银行团讨个价,还将四国银行团变成六国了。

    四国银行团,由英汇丰、美花旗、德德华、法东方汇理四银行组成,原是为了清末铁路大跃进筹款而设的。本想搞个史无前例的大家伙,没想到保路运动兴起,继而武昌起义,终于清室退位,四国银行团壮志未酬,铁路贷款泡汤。可“祸兮福之所伏”,新政权更需要钱,孙、袁“光荣革命”,是一场漂亮的权钱交易,袁氏成了大买家。清室退位,他要买单,南京让权,他也要赎买。

    袁氏派亲信,其内阁度支部副大臣周自齐往四国银行团游说,说南京政府善后需银七百万两,其中二百万两为急需,应紧急放贷。善后首款,就是为了赎买南京政府,由汇丰银行经手,很快付银二百万两,作南京政府军政维持费用。此乃四国银行团为民国政府所做的第一笔垫款,为“善后大借款”之缘起。

    其时,孙主持南京临时政府,可谓朝不保夕,时时面临破产,革命军来催饷,催得黄兴吐血。所以,孙也向外,主要是向日本,一而再再而三地謀求贷款。孙曾放言,若能贷款,必不和谈,告贷无门,才不得不谈,此时,孙、袁交战,实非兵战,乃银战。袁氏因有四国银行团做后盾,故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摘自《经济观察报》 图/傅树清), http://www.100md.com(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