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5年第19期
编号:13460975
家“有”一宝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日 《特别文摘》 2015年第19期
     到底“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不是真的,抑或只是安慰老人们的说辞?实际上如果不细细思量,子女们从不会主动怀疑老人的重要性。但是若很老的老人较真起来问:“我是不是没用?”子女还真说不出来什么。

    那么,老人的有用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不是说,他能给子女带孩子,能有退休工资贴补给子女就是有用。有一个典型的场景:老人突发重病,抢救的时候医生问,救过来也是植物人还救不救?子女一般会不假思索地说:“救,只要我妈躺在那,就算什么也做不了,我还是有妈。”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真的,关键就在一个“有”字。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只要让自己“有”着,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用了,如果进一步地能让自己“有”得漂亮,那他的子女就太有福了。在心理上,父母好像一堵墙,挡在子女和死亡之间。一个人不管他多大年纪,只要他的前面还有一个父母在,他就没那么不安,就相对强大了。老人对自己失去重要性的害怕,根源上来说也还是对死亡的害怕,他前面已经没有人挡着了。

    一代人总是看着上一代人活的,老人越不畏死,小孩越不惧活。活和死,都需要莫大的勇气。老人想辦法处理好向死的问题,很好地肯定自己的一生,自己活得漂亮,不怕依赖别人,也就没有必要为了撑起自己有用的虚架子而贬低子女、否定子女。生活在这样的老人旁边,子女们也会非常开心、安心,就会对老人更有耐心,老人和子女之间的良性循环就这么开动了。如果老人的力量不够强,子女也可以尝试去当这个开动者,首先对老人多一些肯定,在细节上、形式上多给些尊重,其实这就暗合了传统常说的孝的形式。不过来自子女这边的推动绝非根本性的,因为就生命的周期来看,子女的大部分精力是放在发展上的,而整合却是老人可以用全部的生命来做的最后任务。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图/王建峰), 百拇医药(曹红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