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6年第8期
编号:13459509
贴进贴出有噱头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6年第8期
     现在岁数40朝上的,多半有过贴的经历。当子女有收入了,家长就会提出贴的要求。这往往由母亲出面,父亲是第一把手,一般不做这样具体的工作。也有懂事的子女,在父母尚未开口前就会主动提出。当然也有不贴的,那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

    子女贴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拿出部分工资,比例由子女与父母商定,5%或10%。另一种就是工资全部上缴。需要子女贴补的,多是经济条件较差的。父母工资不高负担重,有的甚至就靠父亲一人的收入。所以,当子女能挣钱时,是希望得到子女的支撑的。有的虽无须子女贴补,但想通过这个形式让子女得到一种教育。子女不管是贴出工资的部分还是全部,不少父母都会储存起一些来,到儿女结婚时再完璧归赵;其中还有利息和爱的增值。

    家中的贴,基本都叫贴“饭钱”。当子女成家自立门户后,贴就自动结束。也有不少子女因工作忙、烹饪技术差或是“白相”心思重等原因,搬出后仍在父母家搭伙而自己不开“火仓”,上海人把这称为吃“老饭店”。

    上海人的家中贴,并不是重金钱而冷亲情,更无关于这个中国最大经济和商业城市的浸淫。其实是金钱外衣遮掩下脉脉深情的一种表达。首先,对子女来说,如果连这么一个“报得三春晖”的小事也不愿为的话,很难想象对社会、对非血缘关系的人还会滋生什么情感、爱心和公益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