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茶书
盛夏来临,守在家里,喝清茶,看茶书。有朋友打来电话问,喝茶就是喝茶,要看那么多茶书干什么?想想也是,书案前又是书,又是茶,本来不大的地方,推来搡去,手忙脚乱,弄不好茶杯倒翻,不仅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清福,反而弄得一团糟。不过,茶书犹如神助,有茶书和没茶书,究竟是感觉不一样;看过和没看过,更是不一样。古往今来,喝茶的很多,懂茶的也不少,但能够将喝茶、品茶的经验凝结成文字,而这文字翻来覆去,又能敷衍成章,流传于世的,可谓少之又少。茶書中,真正称得上经的,当然要数陆羽的《茶经》。陆羽之前的一千年,人们已经开始喝茶了。“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但专家考证,九经之中,无茶字。中国人的饮茶之风,起于战国和秦汉时期。但那时的喝茶,在今天看来,有些匪夷所思。茶叶煮熟之后,放些盐等佐料,和汤而食。那情形,与喝菜汤差不多。从喝茶之风的兴起,到陆羽《茶经》的诞生,这中间不知道产生过多少奇奇怪怪的喝茶方式。有些人是宁愿喝酒,也不愿喝茶,因为喝茶与吃菜差不多,而且又苦又涩,真是活受罪。一个专门形容喝茶为苦差事的名词是“水厄”。所以,苏东坡说“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茶经》问世之后,混乱的局面为之改观,很少再有人抱怨说喝茶是水厄。此后的一千多年,正本清源,中国人的喝茶方式,虽经历了煎茶、抹茶乃至泡茶的变迁;也不断有文人墨客、风雅人士续写、补写和编写茶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