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7年第4期
编号:13457432
瑞典“消极”医疗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7年第4期
     我来瑞典刚一年,瑞典语还没学会,对风土人情的了解也属于初级阶段,唯独积累了不少去儿科看病的经验。因为女儿一到瑞典后就进了幼儿园,开始跟幼儿园流行的病毒细菌轮番作战。

    平日带女儿去社区卫生所体检,护士会随时普及健康常识:感冒咳嗽流鼻涕都不碍事,要照常去幼儿园锻炼孩子的免疫力;只有发烧需要请假回家,超过39摄氏度可以吃退烧药;降温就吃冰激凌,一根不行来两根;感冒药?没用,也没有!如果烧四天还不退,就请再来医院瞧瞧。

    去年春天,孩子前后咳嗽了半个月,我都没在意。有天下午她一觉睡醒之后直喊头晕,我抱过来一摸脑袋,心说,糟糕!体温计一量,41摄氏度。

    看着孩子烧得呼吸急促,说起了胡话,我才有点担心地打了咨询电话。护士果然建议吃退烧药,继续观察。可是爸爸不依,非得去开车,说孩子都烧迷糊了还不去医院?

    我们抱着快烧蔫了的孩子去了儿童医院夜间急诊。冷清清地见不着病人,护士医生也好像都躲起来了似的。前后來了几个医生接待之后,已经到后半夜。

    最后一位医生跟我们说,孩子状态不好,问我们要不要留下来观察。一听说要住院,我立刻傻了眼。

    第二天早上,抽血、化驗,下午做了B超,除了几小时一次的退烧药外,没有进行任何治疗。到了傍晚时分,值班医生说,孩子得了肺炎,细菌感染持续加重,得静脉注射抗生素,住院三天。

    我极其懊恼,说早知道该早点儿带孩子来医院。医生的回答却令我终生难忘:你永远也不知道病毒啥时候变成细菌,只有等着;不能因为怕感染而提前吃药和治疗。

    这就是瑞典医生的“无为而治”,宁愿等到不得不用药的时候,也绝不会提前干预。

    但也不可否认,这里的孩子看上去体质都很棒,大概也是被“消极”治疗给锻炼出来的吧。

    (摘自《新快报》 图/子依), http://www.100md.com(陈七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