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7年第4期
编号:13457464
我为什么不跑马拉松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7年第4期
     我算是资深跑步者了。

    有个朋友号称受我影响才开始跑步,他已经跑了几次马拉松,而我一次都没跑,也不打算跑。

    有人问为什么。

    为了更健康。

    我刚开始跑步时,是想跑马拉松的,尤其是万米跑已很轻松,跑量累积到数百公里以后,马拉松就是诱惑。我居住的厦门,就有马拉松赛事。

    除了身体,我还在知识上做准备,毕竟,第一个完成马拉松的选手,就死了。

    一了解,很快决定放弃。因为看到曾任国家女子长跑马拉松队教练的陶绍明先生的一段话:“马拉松比赛因为距离长,对于肌肉、关节、韧带和心脏的刺激非常大。没有准备参加有非常大的风险。需要充分的认识和实际的训练准备。半程马拉松需要3~6个月的时间。平时每周有3~5次5~12km跑步的准备。赛前两个月有过2~3次15~18km的耐力训练。”
, http://www.100md.com
    無论半马全马,赛前训练,赛后恢复,都有一整套严格复杂的程序。

    参加一次马拉松,我有这么多时间做好准备吗?可能没有。这意味着,每参加一次比赛,都是在拿身体冒险,健康成本太高,有违我跑步(健身)的初衷,我最重要的诉求是提升自己的健康,与之相冲突的行为都得克制,即使做起来相当爽。

    你爱马拉松,我建议你不违背训练规律,认真对待身体。不锻炼不好,冲动起来乱跑也不好。马拉松跑死人的新闻常有,今年厦门半马也死了两个选手。虽然不必过于害怕,死亡率并不算高,但你准备不够,对自己身体不了解,冒险参与,死亡份额更容易派给你。

    世上最大的公平是,人都有一生,老天都给了几十年。无论你出生于什么阶层,善用这个公平的人,走得更远。时间给得够多,你起点低,都可一步步跨越阶层。不保持自己的健康,不仅寿命变短,你活着的质量也低,经常生病,工作有心无力,很难成事。
, http://www.100md.com
    保持健康,人人可做,毫无门槛。在同等条件下,你比别人更能保持健康,你机会就更多。很多因素,个人无法改变,比如北京马拉松時有雾霾。但观念让人行为产生区别,你放弃马拉松,而另一人认为机会难得,付出代价坚持跑完,你就小小赢了一下他,将来多活几天。

    年轻时处于身体的巅峰状态,可以让你做两种极端的事:你不运动,胡吃海塞,也没问题;你贸然拿身体做各种冒险,毫无准备地跑个马拉松,也没问题。零件慢慢在坏,不到临界点,你毫无知觉。

    不说严重的,你一下胖了三十斤,想把它减掉,千难万难了。

    一个人保持健康,省医药费,体形好看,穿衣有型,易受异性青睐,这些都不算什么,主要是在保持健康的同时,对其精神品格建设更有价值。

    保持健康很容易,一周跑两三次步,或上健身房做两三次无氧运动,饮食健康一点,即可。
, http://www.100md.com
    但是长期坚持,又不容易。你能长期做到,那说明几点:

    1.你自律。能避免不动,也能克制多动。

    2.你能在更长的时间维度看问题,也就是你能做到延迟享受,每一个保持健康的行为,无法马上看到效果,急功近利者很快会放弃。

    3.你善于用行动刺激自己,而不是结果。人可以做无数个正确的行动,马上有结果的,很少。用行动刺激自己,心理不停接受正面反馈,容易开心。只有结果出现才开心的人,每次行动都以沮丧收尾,怎么还没效果?容易灰心。

    你有这几点,做什么事不成呢?

    你有健康,活得比人长,意志力又强大,在长达一生的竞争中,赢,不是应该的吗?

    (摘自“连岳微信公众号” 图/王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