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袄
老林的裁缝铺子生意越发惨淡了。这年头,大伙儿都直接上商场买衣服,要不就在网上买,又实惠又方便,都不用出门。谁还愿意来老林的店里,挑布料,量尺寸,试穿,取货,两回三回地跑。也就还剩下几个多年的老主顾,偶尔过来改个裤腿,做个被套,勉强支撑着老林把店开下去。
老林盘算着,过了年底就关门打烊。忙了大半辈子,也该歇息了。
这天早上,老林刚开门,有个老头就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老头瘦削,一头白发,背微驼,精神倒是不错。
老头停好自行车,走进店里,客客气气地问:“能做中式棉袄吗?”
老林笑了:“要说现在是做的少了,放从前,我做的棉袄可有点小名气。”
“那就好那就好。”老头搓着手,挺高兴。
“您自己穿?”
“不是,给我老伴穿。要蓝底红花的料子,对襟盘龙扣,收腰。”
老林一边记尺寸,一边随口问:“老兄弟高寿?”
“87啦。”
老林收了钱,撕了张收据给老头,告诉他3天后过来取。
“3天,那么快?”
“嗨,反正现在也没什么生意,就做您这一件。”
3天后,老头如约而至。老林把棉袄递给老头:“要是尺寸不合适,再拿过来改。”
“不用不用。”老头摆摆手,“这衣服不穿,就拿给我老太婆看看。”
不穿?不穿还这么费劲?这不存心糟蹋人吗?老林有点生气,嘴上说:“老太太挺时髦的吧。”
“唉,年轻时爱时髦,可惜家里穷,没怎么给她买衣服,一条蜡染蓝布旗袍穿了多少年。后来年纪大了,有点积蓄了,想买给她穿,她不让,说丑老太一个,有什么好打扮的,费那钱干吗?”
“哈,老太太真逗。”
“可惜。”老头声音低沉了下去,“去年查出肾病。”
“啊呀,那是个麻烦的病。”
“谁说不是……现在每个礼拜要做好几次透析。我想三天两头跑医院也麻烦,干脆买了设备,自己在家也能弄。”
“老先生,那您得辛苦啦。”
“辛苦不怕,就怕……”老头叹了口气,“上个月,她跟我说想吃杏花楼的蟹壳黄,家附近刚好有一家杏花楼。我跑去买,人家说没有。我干脆骑车去了福州路的总店,一问才知道,杏花楼从来没做过蟹壳黄。”
“老太太是不是记岔了?”
“我一想没辙,骑着车在附近转啊转,后来去王家沙买了蟹壳黄,装在杏花楼的塑料袋里。我心里不是滋味,这辈子我没骗过她。”
“您这不是没办法吗?”老林说,“那后来呢?老太太尝出味道了吗?”
“嗨,等我回去,她早把这事忘了。我把蟹壳黄端到她眼前,她低头看看,再看看我,问我要干吗。”
唉,老林也跟着叹气,想起了自己去世多年的老伴。
“其实她现在吃不了什么东西。一点点流质,拿小勺喂,喂一半漏一半,像小孩一样。”
“哎哟!”老林想起什么,“您这跑一趟,来回不得要四五个小时?”
“可不是。后来让小辈们知道了,都骂我,说她糊涂,我也跟着糊涂。”
“小辈也是为您好。”
“道理我知道。可是,不这么做,我的心就不安,理就不得。有句古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做了,我心里就没什么愧疚,不做,倒是一个永远的谴责。剩下的日子不会好过的,反反复复问自己,你可以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
老林竖起大拇指:“老先生您说得真好。人一辈子,不就活个心安理得吗?”
“前几天她跟我说:‘哎呀,我有件中式棉袄,怎么找不到了?’我问她是什么样的。她就说蓝底红花,对襟盘龙扣,还跟我比画着,说腰这里稍微收一点。老太婆有几件厚衣服我都清楚,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有这衣服。没办法,只能给她做一件。”
“原来是这样……”
“现在裁缝店难找呀。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裁缝是个小年轻,说做不来。后来也是听老朋友说起,才摸到您这里。”
老林不再问了,心底有股涩涩的味道。他想,这老太太是有福气的。即使任性了点,也是眼前这老头惯出来的。
几天后,老头又来了,脸色蜡黄,两眼血红,像一晚上没睡觉。
“师傅,麻烦您再改改。”老头把衣服搁在柜台上,“能不能换个面料,她说花的样子不对。”
“好说,您说要怎样的?”
“唉,我也說不清楚,问她她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老头抓抓头,“后来我一想,她最喜欢海棠花,以前家里还养过。您这里有没有海棠花的款式?”
“我店里没有。我替您去轻纺市场找找。老兄弟您别着急,要是没有,我请人绣也要帮您绣出来。”
“那太好了,太感谢啦。”
“老太太,她还好吧……”
“她现在身上插着管子呢。她觉得不舒服,就动手去拔。有时睡得迷迷糊糊的,两只手乱抓。我只好整天看着她。有时晚上撑不住,只能用软布条绑住她的手。她叫‘莫要绑我,莫要绑我’,我听着心里真难受啊。怎么办……”老头说不下去,用手背擦眼睛。
老头走后一直没来。过了一个多月,老林正坐在店里打瞌睡,听见门口有人停自行车,一看,是那老头。
老林的心揪紧了,他迎上去,结结巴巴地说:“您的棉袄……一直挂着呢……您看,这个花样是不是好一点?”
“不用啦,上个礼拜走的。”
老林这才注意到,老头的胳膊上缚着黑纱。
“上次换面料的钱还没结。”老头一边掏钱一边说,“这衣服我不要了,看着心里会难受……要是有合适的人,您替我送给她吧。”
老林低下头,两滴热泪跌落在柜台上。再抬头,老头已经推着自行车慢慢走远了。
(摘自“路明新浪微博” 图/张文发), 百拇医药
老林盘算着,过了年底就关门打烊。忙了大半辈子,也该歇息了。
这天早上,老林刚开门,有个老头就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老头瘦削,一头白发,背微驼,精神倒是不错。
老头停好自行车,走进店里,客客气气地问:“能做中式棉袄吗?”
老林笑了:“要说现在是做的少了,放从前,我做的棉袄可有点小名气。”
“那就好那就好。”老头搓着手,挺高兴。
“您自己穿?”
“不是,给我老伴穿。要蓝底红花的料子,对襟盘龙扣,收腰。”
老林一边记尺寸,一边随口问:“老兄弟高寿?”
“87啦。”
老林收了钱,撕了张收据给老头,告诉他3天后过来取。
“3天,那么快?”
“嗨,反正现在也没什么生意,就做您这一件。”
3天后,老头如约而至。老林把棉袄递给老头:“要是尺寸不合适,再拿过来改。”
“不用不用。”老头摆摆手,“这衣服不穿,就拿给我老太婆看看。”
不穿?不穿还这么费劲?这不存心糟蹋人吗?老林有点生气,嘴上说:“老太太挺时髦的吧。”
“唉,年轻时爱时髦,可惜家里穷,没怎么给她买衣服,一条蜡染蓝布旗袍穿了多少年。后来年纪大了,有点积蓄了,想买给她穿,她不让,说丑老太一个,有什么好打扮的,费那钱干吗?”
“哈,老太太真逗。”
“可惜。”老头声音低沉了下去,“去年查出肾病。”
“啊呀,那是个麻烦的病。”
“谁说不是……现在每个礼拜要做好几次透析。我想三天两头跑医院也麻烦,干脆买了设备,自己在家也能弄。”
“老先生,那您得辛苦啦。”
“辛苦不怕,就怕……”老头叹了口气,“上个月,她跟我说想吃杏花楼的蟹壳黄,家附近刚好有一家杏花楼。我跑去买,人家说没有。我干脆骑车去了福州路的总店,一问才知道,杏花楼从来没做过蟹壳黄。”
“老太太是不是记岔了?”
“我一想没辙,骑着车在附近转啊转,后来去王家沙买了蟹壳黄,装在杏花楼的塑料袋里。我心里不是滋味,这辈子我没骗过她。”
“您这不是没办法吗?”老林说,“那后来呢?老太太尝出味道了吗?”
“嗨,等我回去,她早把这事忘了。我把蟹壳黄端到她眼前,她低头看看,再看看我,问我要干吗。”
唉,老林也跟着叹气,想起了自己去世多年的老伴。
“其实她现在吃不了什么东西。一点点流质,拿小勺喂,喂一半漏一半,像小孩一样。”
“哎哟!”老林想起什么,“您这跑一趟,来回不得要四五个小时?”
“可不是。后来让小辈们知道了,都骂我,说她糊涂,我也跟着糊涂。”
“小辈也是为您好。”
“道理我知道。可是,不这么做,我的心就不安,理就不得。有句古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做了,我心里就没什么愧疚,不做,倒是一个永远的谴责。剩下的日子不会好过的,反反复复问自己,你可以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
老林竖起大拇指:“老先生您说得真好。人一辈子,不就活个心安理得吗?”
“前几天她跟我说:‘哎呀,我有件中式棉袄,怎么找不到了?’我问她是什么样的。她就说蓝底红花,对襟盘龙扣,还跟我比画着,说腰这里稍微收一点。老太婆有几件厚衣服我都清楚,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有这衣服。没办法,只能给她做一件。”
“原来是这样……”
“现在裁缝店难找呀。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裁缝是个小年轻,说做不来。后来也是听老朋友说起,才摸到您这里。”
老林不再问了,心底有股涩涩的味道。他想,这老太太是有福气的。即使任性了点,也是眼前这老头惯出来的。
几天后,老头又来了,脸色蜡黄,两眼血红,像一晚上没睡觉。
“师傅,麻烦您再改改。”老头把衣服搁在柜台上,“能不能换个面料,她说花的样子不对。”
“好说,您说要怎样的?”
“唉,我也說不清楚,问她她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老头抓抓头,“后来我一想,她最喜欢海棠花,以前家里还养过。您这里有没有海棠花的款式?”
“我店里没有。我替您去轻纺市场找找。老兄弟您别着急,要是没有,我请人绣也要帮您绣出来。”
“那太好了,太感谢啦。”
“老太太,她还好吧……”
“她现在身上插着管子呢。她觉得不舒服,就动手去拔。有时睡得迷迷糊糊的,两只手乱抓。我只好整天看着她。有时晚上撑不住,只能用软布条绑住她的手。她叫‘莫要绑我,莫要绑我’,我听着心里真难受啊。怎么办……”老头说不下去,用手背擦眼睛。
老头走后一直没来。过了一个多月,老林正坐在店里打瞌睡,听见门口有人停自行车,一看,是那老头。
老林的心揪紧了,他迎上去,结结巴巴地说:“您的棉袄……一直挂着呢……您看,这个花样是不是好一点?”
“不用啦,上个礼拜走的。”
老林这才注意到,老头的胳膊上缚着黑纱。
“上次换面料的钱还没结。”老头一边掏钱一边说,“这衣服我不要了,看着心里会难受……要是有合适的人,您替我送给她吧。”
老林低下头,两滴热泪跌落在柜台上。再抬头,老头已经推着自行车慢慢走远了。
(摘自“路明新浪微博” 图/张文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