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吗
“吃了吗?”“吃了。您呢?”“还没呢。”“没吃回家吃去。”
这段对话被国人在嘴边嚼了无数个来回,还是像昨天刚在街头听到过一样亲切、家常,好像一出门,就要和趿着拖鞋从四合院那边过来的邻居小二来上一段似的。
与“你好”“你早”相比,这样的问候既人性化,又生动,背后是一幅煤球炉子慢腾腾顶起开水壶盖、旁边高高垛着冬储大白菜的民间图景。那是一个专门经营口舌的年代,一切蓄势待发。
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永远在抨击今天的肉味。那时,味精的使用还控制在捏几粒的程度,鸡精尚未开发,方便面还是未知词汇,薯片之类膨化食品更是闻所未闻。这些“味霸”集体一面世,等于“味域”中诞生了高音C,人们的“味阀”升高,再吃什么其他的东西都觉得够不着那个调了。
真正的滋味克星就是滋味本身。“味阀”的升级如同盖楼,楼越盖越高,最后压垮了根基。舌“所能承受之鲜”有限,传说中上帝造人时恩准的食物是“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结核的果子”,无肉。而那些走兽和飞鸟更慘,只赐了青草(《创世纪》)。古人嚼菜根,喝白粥,自甘其淡,这其中有要命的道理。
后代也许会纳闷,到处是蓬勃的减肥热潮,这边刚一吃完,那边就拼命在跑步机上消耗,祖先那会儿竟然见面就劝吃,大大地不可思议。
未来的对话会升级成另一个版本。胖嫂和胖叔相向走来,一侧身,准备让对方过去,这时对话开始:“吃了吗?”“吃了。您呢?”“还没呢。”“没吃回家也千万别吃,忍住啊!”
真是沧海桑田,时代巨变。高楼大厦算什么,计算机更新换代算什么,真正的变革就是这般润物无声。这意味着整个社会轰轰烈烈地跨过了小康,正在向小康之后隆隆挺进。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吃了吗”这样的招呼语不独独是大陆的专利,台湾竟也有,这是我亲耳捕捉到的。
话说有个台湾朋友来京,见面寒暄吃饭一切按照严肃的路数进行,直到有一天,彼此越来越熟悉,他与我见面的招呼语竟然变成:“吃饱了吗?”
那一刻我几乎有点眼湿,亲人啊,骨肉啊!
虽然乐在心里,但还是有点警觉,道理简单,人家多了个“饱”字。不过,不管是吃着的,还是饱着的,终究都是一个藤上的瓜。
那个中国胃,才是龙的传人的根本老窝。如果一出生就改变食物结构,心的箭头立刻改向——美国的“香蕉人”就是绝好的证据。
话说起来很糙,但态度比较诚恳。思乡跟小时候舌接触的食物有关,而舌的背后则是“蛋白酶”。换句话说,就是豆浆油条馄饨这类特定食物把炎黄子孙紧紧地拴在了一条根上,让他们即使漂流到鲁滨孙的荒岛或坐进凡尔赛宫,仍会不断产生着渴望消化这些食物的胃液。
这是实话。我“洋插”那会儿,不管周围同胞如何大谈长城、颐和园、王府井,都不觉得过瘾,唯独用最普通的白盘子端出几十只热饺子,立刻眼眶湿润,心中投降。那是母亲最常有的动作,那是我从小到大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不受控于它的“蛋白酶”。无论吃多少意大利面和奶酪,只要一个饺子,就像电脑程序一样,一颗心立刻被驱动起来。当年梁实秋回到北平,不进家门,先杀到致美斋一口气要三个爆肚(盐爆、油爆、汤爆),解了口舌之欲,再拜双亲。其实,吃完那頓饭,“蛋白酶”得到深度安慰,他的怀乡之情已抒了大半。
我一直深切喜欢的一本书……不是《红楼梦》,是《水浒传》。1997年,我在深度缺少故乡“蛋白酶”安慰的异域结识了那一洼神水里的天罡地煞,散失在各个角落的草莽之气一时尽数找回。后来成了心病,只要书架上一不见此书,立刻心神不宁。大概祖上在我们共同的“蛋白酶”中加了兴风作浪的“酵母”,日后须经常在那种被雪漫漫压着的天气约三两知己把盏喝透,才觉畅快。后来在金庸笔下又找回些感觉,一时可以算是人在江湖(如今江湖又在哪儿)。
“蛋白酶”靠什么满足?靠舌。六根中,舌是实实在在的“首长”——只有它才“说”了算。舌面虽小,却像一个袖珍的摩洛哥,不同位置感受到的味道全然不同。品甜最好用舌尖,吃苦则要靠舌根,中间那一片是“海”,主咸。一粒糖精,放在舌尖发甜,放在舌根上则发苦,味都无定,何况人生。
比较其他几根,舌比较生猛。尤其是中国人的舌头,从小到大,虽然尺寸有限,但几乎都在餐桌上经历过无数次历练。
法国人讨伐中国人吃狗,几乎视同吃人,我每每喊冤——哪有此事,自己未曾吃,更未曾见过。回国那天下了飞机一路急切打量久违的街景,近乡情怯,心头鹿撞,真是既忐忑又兴奋。郭林、天外天、豆花庄倏忽从窗外闪过,埋在心底的“蛋白酶”渐渐开始活动手脚。及至家门,忽见一匾横空出世,曰“花江狗肉”。以为是自己看方块字的眼生了,眨眼再看,依然如是。好一会儿怔忪,觉得有点对不住法国人。不过相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人血馒头,这已不知进化了多少。
曾见过的最安详的舌,是在五台山。一尼托粗瓷钵,吃烧煳的米饭。我走近小声问:“这能吃么?”她一脸的满足,笑曰:“吃饱就好,吃饱就好,不贪味的。”回家的火车上,我数小时望着窗外一语不发,心被那碗煳饭填得满满,回来好久好久不饿。, 百拇医药(张洪)
这段对话被国人在嘴边嚼了无数个来回,还是像昨天刚在街头听到过一样亲切、家常,好像一出门,就要和趿着拖鞋从四合院那边过来的邻居小二来上一段似的。
与“你好”“你早”相比,这样的问候既人性化,又生动,背后是一幅煤球炉子慢腾腾顶起开水壶盖、旁边高高垛着冬储大白菜的民间图景。那是一个专门经营口舌的年代,一切蓄势待发。
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永远在抨击今天的肉味。那时,味精的使用还控制在捏几粒的程度,鸡精尚未开发,方便面还是未知词汇,薯片之类膨化食品更是闻所未闻。这些“味霸”集体一面世,等于“味域”中诞生了高音C,人们的“味阀”升高,再吃什么其他的东西都觉得够不着那个调了。
真正的滋味克星就是滋味本身。“味阀”的升级如同盖楼,楼越盖越高,最后压垮了根基。舌“所能承受之鲜”有限,传说中上帝造人时恩准的食物是“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结核的果子”,无肉。而那些走兽和飞鸟更慘,只赐了青草(《创世纪》)。古人嚼菜根,喝白粥,自甘其淡,这其中有要命的道理。
后代也许会纳闷,到处是蓬勃的减肥热潮,这边刚一吃完,那边就拼命在跑步机上消耗,祖先那会儿竟然见面就劝吃,大大地不可思议。
未来的对话会升级成另一个版本。胖嫂和胖叔相向走来,一侧身,准备让对方过去,这时对话开始:“吃了吗?”“吃了。您呢?”“还没呢。”“没吃回家也千万别吃,忍住啊!”
真是沧海桑田,时代巨变。高楼大厦算什么,计算机更新换代算什么,真正的变革就是这般润物无声。这意味着整个社会轰轰烈烈地跨过了小康,正在向小康之后隆隆挺进。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吃了吗”这样的招呼语不独独是大陆的专利,台湾竟也有,这是我亲耳捕捉到的。
话说有个台湾朋友来京,见面寒暄吃饭一切按照严肃的路数进行,直到有一天,彼此越来越熟悉,他与我见面的招呼语竟然变成:“吃饱了吗?”
那一刻我几乎有点眼湿,亲人啊,骨肉啊!
虽然乐在心里,但还是有点警觉,道理简单,人家多了个“饱”字。不过,不管是吃着的,还是饱着的,终究都是一个藤上的瓜。
那个中国胃,才是龙的传人的根本老窝。如果一出生就改变食物结构,心的箭头立刻改向——美国的“香蕉人”就是绝好的证据。
话说起来很糙,但态度比较诚恳。思乡跟小时候舌接触的食物有关,而舌的背后则是“蛋白酶”。换句话说,就是豆浆油条馄饨这类特定食物把炎黄子孙紧紧地拴在了一条根上,让他们即使漂流到鲁滨孙的荒岛或坐进凡尔赛宫,仍会不断产生着渴望消化这些食物的胃液。
这是实话。我“洋插”那会儿,不管周围同胞如何大谈长城、颐和园、王府井,都不觉得过瘾,唯独用最普通的白盘子端出几十只热饺子,立刻眼眶湿润,心中投降。那是母亲最常有的动作,那是我从小到大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不受控于它的“蛋白酶”。无论吃多少意大利面和奶酪,只要一个饺子,就像电脑程序一样,一颗心立刻被驱动起来。当年梁实秋回到北平,不进家门,先杀到致美斋一口气要三个爆肚(盐爆、油爆、汤爆),解了口舌之欲,再拜双亲。其实,吃完那頓饭,“蛋白酶”得到深度安慰,他的怀乡之情已抒了大半。
我一直深切喜欢的一本书……不是《红楼梦》,是《水浒传》。1997年,我在深度缺少故乡“蛋白酶”安慰的异域结识了那一洼神水里的天罡地煞,散失在各个角落的草莽之气一时尽数找回。后来成了心病,只要书架上一不见此书,立刻心神不宁。大概祖上在我们共同的“蛋白酶”中加了兴风作浪的“酵母”,日后须经常在那种被雪漫漫压着的天气约三两知己把盏喝透,才觉畅快。后来在金庸笔下又找回些感觉,一时可以算是人在江湖(如今江湖又在哪儿)。
“蛋白酶”靠什么满足?靠舌。六根中,舌是实实在在的“首长”——只有它才“说”了算。舌面虽小,却像一个袖珍的摩洛哥,不同位置感受到的味道全然不同。品甜最好用舌尖,吃苦则要靠舌根,中间那一片是“海”,主咸。一粒糖精,放在舌尖发甜,放在舌根上则发苦,味都无定,何况人生。
比较其他几根,舌比较生猛。尤其是中国人的舌头,从小到大,虽然尺寸有限,但几乎都在餐桌上经历过无数次历练。
法国人讨伐中国人吃狗,几乎视同吃人,我每每喊冤——哪有此事,自己未曾吃,更未曾见过。回国那天下了飞机一路急切打量久违的街景,近乡情怯,心头鹿撞,真是既忐忑又兴奋。郭林、天外天、豆花庄倏忽从窗外闪过,埋在心底的“蛋白酶”渐渐开始活动手脚。及至家门,忽见一匾横空出世,曰“花江狗肉”。以为是自己看方块字的眼生了,眨眼再看,依然如是。好一会儿怔忪,觉得有点对不住法国人。不过相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人血馒头,这已不知进化了多少。
曾见过的最安详的舌,是在五台山。一尼托粗瓷钵,吃烧煳的米饭。我走近小声问:“这能吃么?”她一脸的满足,笑曰:“吃饱就好,吃饱就好,不贪味的。”回家的火车上,我数小时望着窗外一语不发,心被那碗煳饭填得满满,回来好久好久不饿。, 百拇医药(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