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民对狗的图腾崇拜
当初出头高辛皇,出来游戏看田场,皇后耳痛三年在,攒出金虫三寸长,变作龙鱼二丈余,五色花斑尽成行,五色花斑长得好,皇帝圣旨号金龙。这是《狗王歌》歌词。古人概念中的狗是熊虎之属。《左传昭公七年》有言:“熊虎之类,其子名狗。”《玉篇》将“狗”写作“豿”,注曰:“豿,音苟,熊虎之子。”这表明“狗图腾”之“狗”,正是取熊虎的善良和勇猛。在上古,东起浙江、福建,中经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南至越南东京北部,西至缅甸之景东而止怒江东岸,此外还包括台湾和海南岛的苗、瑶、畲、黎、壮等族先民,他们都以“盘瓠”为图腾。
狗崇拜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较普遍。如满族人至今都很敬重狗。相传努尔哈赤起兵初期,被明朝将领追赶,在芦苇荡里被明兵点着的大火包围,幸亏一只狗用自己身上的毛浸水灭火救了努尔哈赤,所以满人至今不打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子。即使外族人头戴狗皮帽,满人也不喜欢。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瑶族人崇拜狗,不仅不吃狗肉,而且敬狗如祖。唐代诗人杜甫游湘江时写《岁晏行》,其中“渔父天寒网罟凉,莫徭射雁鸣桑弓”,即是对瑶族先民生活的描述。他们居住在高山峻岭,他们崇拜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汉末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当年高辛氏长年和房王作战,但不能取胜。有一天他发出布告说,谁要取了宿敌房王的头,就把公主赐给他做妻子,俸禄三百户。高辛氏养了一条狗,长着五彩斑斓的毛,名叫盘瓠。它知道了这个消息便冲入房王的阵中,历经三月之久,终于把房王的头咬下交给了高辛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