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8年第11期
编号:13454095
全“拧”了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特别文摘》 2018年第11期
     许久没见关于中国象棋的报道,忽见报刊上出现“国象”二字,马上浏览,不料说的是“国际象棋”,缩略成“国(际)象(棋)”了!

    同样的,“非遗”二字,原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缩略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遗”者,“不是遗产”也。

    有些我们特定的政治文化范畴,例如古之“三从四德”,今之“五讲四美”,以及“五不搞”“八不准”之类,虽也费解,难记,但总还能从它的语境,找出它的所指,难不倒我们,只是难倒了“非汉学家”的外国人。

    而按照我们对汉语字义词义的理解,“国象”的“国”,无论如何也不包含“国际”的意思,而只是“中国”的略称:人们不会把“国庆”理解为“國际庆典”,不会把“国标”理解为“国际标准”,也不会把“国有”理解为“国际共有”,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非遗”也是这样。按照汉语的词序,这只能理解为与“遗产”相对的“非遗产”,就是说不是遗产,包括不是文化遗产,也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

    全“拧”了。

    最近频频读到关于保持汉语(语言和文字)纯洁性的呼吁,有的甚至提到“抢救”的高度,我也深有同感,认为并非危言耸听。是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一个个字、词的误用加以甄别。不简单依靠行政部门下文,而有媒体参与,可以避免一家之言的偏颇,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对于习焉不察的别字语病之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纠正,不可能一朝奏效的。

    (摘自《北京青年报》 图/游飞扬), 百拇医药(邵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