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453163
“诡异”糖尿病背后的秘密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4期
     王女士今年34岁,24岁时就发现血糖升高,被诊断为糖尿病。10年间,她辗转当地多家医院就诊,想明确自己患糖尿病的原因。她做了很多檢查,所有医院均诊断其患有“2型糖尿病”,并开了多种口服降糖药。近两年,王女士开始出现餐后血糖控制良好而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奇怪现象,空腹血糖多在8毫摩尔/升以上,最高可达72毫摩尔/升。尽管医生反复为她调整降糖药种类和剂量,但她的空腹血糖仍未得到良好控制,还出现了记忆力明显减退、乏力、失眠、焦虑等症状。

    王女士认为自己患的并非普通糖尿病,一定存在特殊原因。为了明确病因,她抱着最后希望来到医院就诊。我发现,王女士的糖尿病的确存在相当多的疑点:青年起病,体型偏瘦,有贫血病史,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虽严格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服用了多种、大剂量的降糖药,但空腹血糖仍旧很高。完善相关检查后,我发现她的铁蛋白水平极高(高达1234纳克/毫升,正常范围为30~100纳克/毫升);胰岛功能尚可,不存在明显的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也均为阴性。

    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虽然口服了多种降糖药,王女士的空腹血糖还是在8毫摩尔/升以上。改为胰岛素治疗后,空腹血糖未得到控制,却多次出现低血糖反应。经过讨论后,我们减少了胰岛素剂量,同时加用格列美脲,终于使王女士的空腹血糖得到控制。

    但是,王女士的糖尿病病因还是未找到。我们从造成空腹血糖升高的几大原因入手,逐一寻找线索,最后在王女士的腹部超声检查中发现了问题:脾肿大,肝内有高信号。此外,肝脏CT扫描显示肝内存在弥漫性高信号,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及丘脑存在金属沉积。至此,结合她体内铁蛋白水平极高,我们考虑王女士可能患有一种罕见病——铜蓝蛋白缺乏症。

    铜蓝蛋白缺乏症主要是由于体内铜蓝蛋白缺乏,导致体内铁无法被氧化利用而沉积于肝脏、胰腺、肌肉等部位,从而使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此外,铁沉积于大脑内还会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病变,王女士的记忆力进行性减退可能与此相关。

    铜蓝蛋白缺乏症大多是由遗传或体内相关基因突变造成的。我们对王女士进行了基因检测,果然检测到了血铜蓝蛋白的基因突变,进一步证实了诊断。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王女士还需接受去铁治疗,以减少铁对器官和神经的进行性损害。此外,其家属也应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以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摘自《大众医学》), 百拇医药(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