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453218
慢阻肺:吸药是项“技术活”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4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吸入药物治疗被中国慢阻肺诊治指南推荐为慢阻肺药物治疗的首选方法,但不少患者对吸入药物的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慢阻肺危害一点都不“慢”

    慢阻肺就是我们俗称的老慢支、肺气肿,是一种以咳嗽、咳痰、气急症状持续存在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一旦患病,患者及其家庭都面临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和医疗开销的多重打击。但根据11家大型医院的2000多份问卷调查显示,慢阻肺A、B、C、D四个级别中,高风险的C、D级别的患病人数占2/3。也就是说,慢阻肺患者的就诊时间相对较晚。

    正常人的肺功能代偿能力很强,做极量运动时所需的肺功能是正常的60%,还有40%是备用的。备用的肺功能损伤时,我们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非常隐匿。因此,慢阻肺初期并没有症状,患者因为气急、咳嗽就医的时候,通常在急性加重以后,这个时候肺功能基本损失一半以上,再进行治疗,肯定没有早期防治效果好。

    控制慢阻肺,学会正确吸药

    国内外治疗指南均推荐,慢阻肺核心治疗药物长期规律的使用可减轻症状、降低急性加重风险。临床现有的药物治疗慢阻肺的常见方式主要有口服、注射和吸入等方法。口服和注射都会先将药物送到血液,再到靶器官肺部,这样往往效率较低,不能及时起效。而吸入治疗则直达肺部,局部的药物浓度高,一般几分钟就能起效,而且不经过全身循环就起作用,副反应比较小。当然,吸入技术很重要,比如吸气的方法、吸气持续的时间、手揿和吸气是否同步、吸药前的准备等。吸药前没有完全呼气,吸药后没有屏气,都会影响吸药效果。

    影响吸入治疗的因素包括:

    药物颗粒:吸入藥物的颗粒大小以及在肺内的分布决定了用药的疗效,一般来说,微粒越细,肺内分布越好。

    吸药速度:不同的装置吸药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使用定量压力气雾剂时不能快速地吸,而要深长缓慢地吸,吸足以后再屏一屏气,药物在肺内的分布非常好。使用粉雾剂的时候则要快速地吸气,开始吸的时候要有个爆发力,吸足以后再屏气数秒。

    先呼后吸:肺功能不好的人,在吸药前一定要先把肺内的气体呼光,才能吸得更足、更深,药物在肺内的分布才会更好。吸药的时候头要微仰,因为微仰的位置气道是最开放的,药物吸入后最容易进到深部。低头吸药会使药物吸入咽喉部位而不进入肺部,疗效就会受影响,而且咽喉部位也会不舒服,导致声音嘶哑。

    如果患者吸药后觉得效果不好,就要检查吸药方法是否正确,寻求专业医师进行咨询与指导。, 百拇医药(顾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