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453220
管好嘴,防“胆石”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4期
     胆结石很常见,我国成年人中患各种类型胆结石者约7%,保守估计总人数在6000万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胆结石的患病率逐渐升高,50岁以后患病率更是飙升。但不论是何年龄组,女性的发病率均比男性高。胆结石重者会引发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败血症,甚至是胆囊(胆管)癌症。预防胆结石,先从饮食开始。

    食物要“四少一多”

    下列四类食物要少吃:

    高糖食物:当进入体内的糖量超过生理功能需要时,就会变成甘油三酯(脂肪)或胆固醇加以储存。脂肪多了,人就会肥胖,此时不仅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而且胆囊排空能力差,胆汁淤积容易形成胆结石。

    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牛羊肉,动物肝、肾、脑等内脏,蛋黄等食物含大量的脂肪、胆固醇,更不用说荤油、奶油了。

    饮酒:长期饮酒过量可引发多种肝病,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酒精可使乙肝病情恶化,而多种慢性肝病是诱发胆结石的“优质土壤”。

    药物:长期服用雌激素类或含此类激素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有对抗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因而胆汁在胆囊内过度浓缩,易形成胆结石。人参是大补中药,它不但能对抗脂肪分解,还有类似雌激素的效用,能促使胆结石形成。

    有些食物能不同程度地预防胆结石,不妨适当多吃点,如抑制黏蛋白产生的生姜,减少胆固醇吸收的玉米、包心菜,干扰胆石成分结合的核桃、南瓜子等。

    需注意的是,鸡蛋黄有两面性,虽然它的胆固醇含量高,但卵磷脂却是稳定胆汁成分不生成结石的因素。

    改变不良进食习惯

    长期低脂肪膳食:对胆囊、胆道上皮组织有保护作用的维生素A、维生素E都溶解在脂肪中,缺乏它们,上皮组织既不健康,更新和修复又很缓慢,容易发生炎症,炎症又会成为胆结石生成的诱因。

    过度节食减肥:某些女性靠节食减肥瘦身,而人体仅仅饥饿16小时,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就明显增加,生成结石。

    不要“旱鸭子不沾水”:不爱喝水,导致胆汁黏稠,也容易形成结石,所以,养成勤饮水的习惯,不仅对于预防胆结石有利,也能促进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物排泄。

    不吃早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吃早餐是患膽结石的危险因素,原因与前述节食大致相同。目前因工作忙碌而不吃早餐者大有人在,其患胆结石的风险就大为增加。

    改变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诸如瓜果蔬菜没洗净就吃;餐前便后不洗手,就有可能将细菌、寄生虫卵带入肠道,也会引发胆结石。, 百拇医药(李增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