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453237
科学解读食品“保质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4期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标准规定,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保质期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确定,相当于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据专家介绍,保质期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为贮存条件,二为期限,两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因此,保质期不等于最后可食用时间。

    各类食品的保质期

    一般来说,易腐败、易氧化的食品对保质期的要求更高,肉制品、食用油和鸡蛋这三类食品尤其应注意。

    肉制品营养丰富,在长期保存过程中,肉中的细菌会利用肉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增殖,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导致肉品腐败变质,同时存在致病菌增殖的安全隐患。有些细菌本身还会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可能会危及人体健康。除了细菌增殖导致疾病外,蛋白质自身的腐败也会致病,如可产生胺类、吲哚、硫醇、硫化氢等小分子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过期的食用油通常会出现油脂酸败现象,在酸败过程中会产生其他有毒物质,比如过氧化物。油脂酸败后,加热时烟大、呛人,其中含分解物环氧丙醛等,食用后易中毒,使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现象。

    普通鸡蛋的保质期有限,如果存放时间过久,蛋清中本来存在的杀菌素逐渐消亡,各种微生物逐渐侵入鸡蛋内生长繁殖,最后使蛋内成分完全腐败,变成流质。经过这一过程后,鸡蛋中除残存的蛋白质、脂肪外,还可能产生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变质的鸡蛋就算经过煮熟、油炸也不能食用。

    容易忽视保质期的食品

    在所有食品当中,消费者比较容易忽视保质期和保质条件的是速冻食品和各种需要冷藏的食品。

    冷藏食品往往并不能全程在包装上标注的冷藏温度下储藏,如果这样,就会提前过期,比如熟食等。同时,冷藏的肉类熟食、豆制品、凉拌菜等也有可能被换过标签,明明是头一天做的,卻贴着当天制作的标签。如果消费者不提高警惕,觉得还在保质期内,不经加热就直接食用,病菌或细菌总数超标,甚至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险。

    冷冻食品都写着-18℃下保质多少个月,实际上并没有办法做到在运输中和超市里完全保持稳定在-18℃下。冰柜是开口的,直接与室内空气接触,还有很多人在翻动,所以冷冻食品几乎毫无悬念地会提前过期,风味口感发生变化。因此,购买这些速冻食品时,不要到临界期再买,还是买那些最新出厂的产品比较放心。

    专家建议,消费者要养成购买食品看标签上保质期的习惯,尽量购买近期生产的食品,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如果买到变质的食品,无须找到生产制造商,可以直接向售卖方进行投诉,要求其补偿相应的损失。, http://www.100md.com(刘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