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452644
食物改变皮肤颜色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6期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故事或报道:某些人在摄入大量的某种食物或化学物质后,皮肤颜色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说法有什么道理吗?

    橙色的皮肤

    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子是,某人在摄入了大量胡萝卜后,皮肤会变成橙色或黄色。因为胡萝卜中含有一种生物化学物质——胡萝卜素。纯胡萝卜素的颜色是深橙色的,能溶于油而不溶于水,如果被人体内的脂肪储存起来,就有可能把皮肤变成橙色或黄色。科学术语称作“胡萝卜素血症”或“皮橙色病”。如果症状严重,“胡萝卜素血症”可能会致命,但情况非常罕见,该症导致的最新病死案例是在1972年。

    其实不光我们熟知的胡萝卜、橘子等,只要是含胡萝卜素或者类似胡萝卜素成分多的水果都有可能引发胡萝卜素血症。比如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惰性同分异構体,新陈代谢也类似于胡萝卜素,其色素沉着要比胡萝卜素血症颜色深,偏重于橘黄而非黄色。

    蓝精灵出现了

    2013年,美国62岁的男子保罗·卡拉逊因自己的肤色名声大噪——他的皮肤是蓝色的。其实,卡拉逊的肤色原本与一般人一样,但在十几年前,为了治疗脸上的皮肤炎,他开始使用一种号称有杀菌及抗菌效果的“药物”,将这种“药物”直接涂抹于脸部,这么多年来产生了副作用——肤色变为灰蓝色。由于长相又酷似《蓝精灵》里的蓝爸爸,卡拉逊因此获得“蓝爸爸”的称号。

    导致卡拉逊变成蓝精灵的“药物”叫作胶体银,也称作纳米银,能释放出银离子。微量的银离子能够使细菌的酶蛋白失活变性,从而起到杀菌作用。由于胶体银中的纳米银粒子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所以只需要很少的量,就能长期维持局部的低浓度银离子,因此在衣物抗菌、器具表面抗菌方面有显著作用。美国曾一时兴起使用胶体银的热潮,那时很多广告宣传将它描述为一种神奇万能的“灵丹妙药”。

    卡拉逊就是在这些广告的影响下长期在脸部涂抹胶体银。久而久之,他的脸部皮肤大量吸收银离子,在光化学作用下,银离子在皮肤中变为金属银颗粒和硫化银颗粒并沉积下来,从而使得皮肤变蓝,这种现象被称为银质沉着症。由于银很不活泼,这些黑色小颗粒一旦沉积,就几乎不会消失。这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但卡拉逊再也找不回正常的肤色了。

    谁变成了红色人

    在另一个案例中,有人的肤色变成了红色,原因是一天饮用8升饮料,这种饮料叫作“Ruby Red Squirt”。因为此人对溴极其敏感,而恰巧Ruby Red Squirt所使用的植物油中就含有微量的溴,所以很不幸,他的皮肤变成鲜艳的红色,身体部位出现病变,这种症状称为溴疹。

    还有一个类似但情况更严重的案例,有个人在喝掉2到4升的饮料(含有溴化植物油,但属于正常含量)后,不但皮肤变成红色,还出现了震颤、极度疲劳、记忆力丧失、头痛、肌肉协调能力下降和右眼皮下垂等不良症状。医生用了2个月的时间才正确诊断出原因所在。不过这名病人诊断期间就已经丧失了走路的能力。而若要清除掉体内的溴,就必须进行血液透析。, http://www.100md.com(赵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