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452649
骨伤科大家蔺道人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6期
     蔺道人是唐代骨伤科大家,精于骨伤理论和医疗技术。其真名无可考,因出家为僧,故称道人。

    公元9世纪中,唐皇室日趋衰微,统治者试图解决经济上的严重困难,决心改变“不务农桑,空谈彼岸”和“僧徒日广,佛寺日众”的状况,下令佛道僧尼26万余人还俗从事农桑生产,收回寺院上田数千万顷,还田于民,寺庙道观4600余所另作他用。蔺道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怀着悲观厌世的思想,离开长安,到江西宜春县钟村隐姓埋名,过着隐居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经常帮助他耕耘的彭老头的儿子,因上山砍柴折伤颈椎、肱骨,医者们均束手无策。于是,蔺道人重操旧业,用自己高明的整骨技术,为其治愈伤痛,避免了残废。从此,蔺道人的整骨特长闻名遐迩,求者日众。

    蔺道人将自己的医疗技术和整骨书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彭老头,自己则另寻静谧的环境安度晚年。正因为如此,人们将蔺道人的传书《理伤续断方》改名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蔺氏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和《难经》,以气血学说为立论依据,继承了《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等骨科方面的学术成就而有所创新。他第一次倡导和规定了骨折脱臼等损伤的治疗常规:即清洁伤口、检查诊断、牵引整复、复位敷药、夹板固定、复查换药、服药、再洗等,介绍了正骨手法的14个步骤、方法和方药,并论述了处理损伤、关节脱臼以及伤科常用的止血、手术复位、牵引、扩创填塞、缝合等具体操作技术。如对一般骨折,指出“凡夹缚(即固定)用杉木皮数片,周回紧夹缚,留开皆一缝,加缚必三度,缚必要紧”。对复杂骨折,除上述要求外,更强调“夏三两日,冬五三日解开”的换药方式,“夹缚处用热药水泡洗”,以促进伤口愈合,“洗时切不可惊动损处”。对骨关节的固定,要注意“时时运动,盖屈则伸……或屈或伸。时时为之方可”,重视关节的活动及功能锻炼。这是伤科外固定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实为后世小夹板固定的渊源。
, 百拇医药
    蔺氏对复杂骨折的外科手术、手法整复原则和治疗技术亦有创造性成就,他明确提出处理复杂骨折的3个原则:第一个是对于粉碎性骨折,只要体表没有穿破,或虽然穿破皮肉,但手法整复可以成功者,就应用手法复位,不用外科手术;第二个是粉碎性骨折,无论是否穿破皮肉,用手法不能整复者,或断端骨尖穿破皮肉,虽经复位但仍有一二分露于体表者,就必须采用外科手术,以利刃切除骨尖,使两断端恢复解剖位置,他强调用快刀割,捺入骨,并指出“不可见风着水,恐成破伤风”;第三个是骨折严重,上述手法复位或切除骨尖均不能正确复位者,就应进行外科手术切开整复。这三个原则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在关节脱臼的整复方面,蔺氏也有许多出色的成就。如首创肩关节脱臼的诊断和复位技术,他指出:凡肩胛骨脱臼,首先检查脱臼做出诊断,整复方法是令病人侧身坐在有椅背的椅子上,患侧上肢与腋肋部夹椅背,在椅背上垫以衣被,一人将患者扶住,两人将患侧上肢外展牵引,然后将外展的上肢向下垂,再曲肘关节至胸前,以绷带悬吊于颈部。这种复位方法和步骤,完全符合生理解剖学要求,临床应用千余年。

    蔺氏对伤科疾患的处理既重手法整复,又重内服等方面的方药,书中记载40余方,有洗、贴、掺、揩以及内服诸方,奠定了骨科辨證、立法、处方和用药的基础。其内服方以大活血丸、小红丸、大红丸等活血祛瘀止痛之剂,常用药有草乌、乳香、没药、血竭等,这些方药一直广为临床习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