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452671
老人别好强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6期
     俗話说“养儿防老”,但在现代社会中,却有很多老人非常独立,认为即使老了,自己也能照顾自己,不需要麻烦子女。

    80多岁的李奶奶前日突发胸闷,晕倒在医院门口,医护人员立马将其送往急诊。经检查,医生建议立即手术,此时李奶奶已经清醒了,医生赶紧询问其家人的联系方式,李奶奶却拒绝了,称担心打扰儿子工作。但手术需家属签字,耽误1分钟都可能增加李奶奶的生命危险,最终在医护人员的多番劝说下,医生终于与李奶奶的儿子取得联系。

    偏执增加好强因子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全指出,上述案例是一个较为极端的案例,老人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仍然担心打扰儿子工作,究其原因需要全面了解老人背后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共生情况、成长背景、教育背景等,但由于不清楚这位老人的情况,所以不多做分析。

    老人怕麻烦子女的心理原因有一定共性,黄全认为,多与老人的性格特点有关。此类老人本身性格好强,不愿意麻烦别人,哪怕是自己的亲人,任何事情都想独立承担。这一性格特点在年轻时就有表现,而在年老后更是会得到强化。

    黄全指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动脉硬化、脑萎缩等原因的影响,性格很容易表现出偏执的特性。一般情况下,偏执的外在表现有两种:一是过于主观,即认定一个观点后不易改变,如老人认定自己会拖累子女,即使子女不认为其是拖累,老人仍然会坚持这一观点,从而不愿意麻烦子女;二是多疑,如子女忙于工作,老人会怀疑子女嫌弃自己,从而更不敢麻烦子女。如果老人本身性格好强,偏执则更会加强这一特性,使之出现极端的想法和行为,正如案例中李奶奶一般,即使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意麻烦子女。

    想法虽好做法错

    在一般情况下,遇到老人偏执,周边的人和家属可以慢慢劝说,或是多关心老人、多与老人沟通,潜移默化地改变老人的观点。但是在危急情况下,如何才能快速地劝说呢?

    当出现案例中的情况,周围人劝说一般会从情况危急的角度入手,告知老人耽误时间会有生命危险,但对于偏执、好强的老人,这样劝说的效果非常有限。黄全指出,老人担心麻烦子女多是出于对子女好的想法。他们认为只要不麻烦子女,就是给子女省事,是关心子女、对子女好的做法,而劝说就要从此入手。

    首先,劝说者要肯定老人的想法,如“不打扰子女工作的出发点是好的”;其次,告诉他现在是特殊情况,“不做手术就会有生命危险”;最后,让老人认识到自己的做法并不会给子女带来帮助,还可能带来麻烦。“不告知子女,不做手术,耽误了治疗,到时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会更加麻烦子女,如果不幸去世,子女更是会一辈子陷入悔恨。”黄全表示,第一时间通知子女、及时治疗,才是给子女减少麻烦的正确做法。

    (摘自《老人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