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452723
妊娠期龈炎须控牙菌斑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6期
     3个月前,小方发现自己怀孕了。就在全家人开开心心准备迎接新生命的时候,小方发现自己吃东西和刷牙时牙龈总会出血。开始她以为是“上火”,并没有在意。就这样又过了2个多月,不仅牙龈出血的情况没有好转,连牙龈也肿了起来,吃饭时常常会咬到,一碰就出血。此时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内科就诊。

    孕期更易发生牙龈炎

    口腔内科主任医师陈莉丽询问了小方的情况后,对她进行了口腔检查,发现这位准妈妈的口腔卫生欠佳,有大量软垢和牙结石,除了下前牙有牙龈瘤外,其他牙龈也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红肿。“这是妊娠期龈瘤和妊娠期龈炎。”陈莉丽告诉小方,“你首先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再切除牙龈瘤。最重要的是,必须重视口腔卫生和口腔健康护理。”

    陈莉丽介绍,准妈妈从怀孕起,血液中的雌激素尤其是黄体酮水平升高,使牙龈血管增生,且血管的通透性增强,容易诱发妊娠期龈炎。严重时会在牙齿之间的龈乳头处形成一个或多个“小瘤子”,这就是妊娠期龈瘤。

    如果孕妇在怀孕前就患有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等牙周疾病,在妊娠2~3个月后,这些情况就会加重。治疗妊娠期龈瘤并不一定要等到生完宝宝,相反,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可以先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去除引起牙龈炎症的“罪魁祸首”——牙菌斑,使龈瘤体积缩小,再根据情况进行手术切除。

    如何判断牙龈炎症

    妊娠期龈瘤最容易发生在孕前已经出现牙龈炎症的准妈妈身上。小方在怀孕前就已经有牙龈炎症,但并未引起注意,更没有进行治疗,而且在妊娠前并未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为牙龈瘤埋下了种子。

    准妈妈们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简单判断一下牙龈是否有炎症。健康的牙龈颜色呈淡粉色,紧贴牙面,刷牙、吃东西时都不会出血。当口腔卫生不佳,牙龈出现炎症时,牙龈会呈不健康的深红或暗红色,牙龈形状会从“扇贝样”变成“球状”,牙齿表面会堆积黄白色的软垢和牙结石,常常伴有口腔异味,牙龈充血红肿,刷牙、吃东西时会出血。

    控制牙菌斑是重點

    陈莉丽说,牙菌斑是妊娠期龈炎和妊娠期龈瘤的主要病因,治疗重点就是控制牙菌斑(牙周基础治疗)。经过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后,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如果龈瘤体积不大,可以在生完宝宝后进行手术治疗。若龈瘤体积较大,已经影响进食,可考虑在孕期进行手术切除。

    陈莉丽说,牙周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3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提高。妊娠期妇女如果患了牙周疾病,还可能会引起早产、低体重出生儿、胎儿畸形,甚至流产。所以,准妈妈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口腔健康:

    1.做好口腔卫生清洁工作,以减少牙龈炎症,防止妊娠期龈炎和妊娠期龈瘤的发生。常用的工具有:牙刷、牙线、牙缝刷。

    2.孕前必须做口腔健康检查。如果发现有牙龈出血、红肿等牙周疾病,需要进行牙周治疗后再怀孕。

    3.孕期出现牙龈出血、牙龈增生等情况,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并接受牙周治疗。

    (摘自“浙江在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