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文摘》 > 2019年第13期
编号:13449078
装傻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特别文摘》 2019年第13期
     我老家的杠子街曾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习俗。

    一个人在路上走着,不幸被车撞死,肇事司机逃逸,找不到下落,死者的家属便以白布裹尸,用担架抬着,置于路边,同时在路上横一条满是长钉的圆木,拦截过往车辆。车子停下来,便有家属上前跟司机解释,家中不幸,突遭横祸,请过往司机不拘多少,帮忙凑一笔安葬费,说罢便指向不远处的白布。于是,往往话还没说完一半,老成的司机便摸出几张纸幣,塞进对方的手里,不赶路的时候还要多问几句,以表慰问。

    很多年前,我遇到过一次,据说死者是个年轻的姑娘,负责收钱的应该是死者的远亲,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悲伤。旁边有很多人,抬圆木的,拦截车辆的,什么也不干就站在那里壮声势以及看热闹撑场子的,只有白布旁的两个老人,大约是死者的父母,木木地坐在那里,呜呜咽咽,已经哭不出声音,眼睛里全是那种世界坍塌了的绝望。

    拦车、要钱、放行,这套流程轮到我们车的时候发生了一点波折。我们车上的司机很年轻,应该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被拦下来之后茫然地看着对方,对方指着不远处的遗体解释了一遍。他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但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也要给钱。这个较真的小伙子刚上道不久,脾气不好,骂骂咧咧:“你家死人了,关我什么事?又不是我撞的,我为什么要给钱?”

    死者家属见状便不说话了,那圆木也并不挪开。空气中便有了一种无声对峙的悲壮,等到后面的车堵上来,愤怒地按着喇叭,旁边就有司机帮腔:“人家都死人了,你怎么这么冷血,十块钱都拿不出来啊?”

    最终小伙子屈服了众人,没好气地丢出一张票子,于是两侧负责挪动圆木的人便迅速放行。接下来一路上,他都愤愤不平。我猜并不是因为他损失了十块钱。他只是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为别人的错误埋单?

    我从前也觉得他冷血,后来等我大了些,心里也开始有了疑问,然而并不敢坦然地问,似乎觉得问出来有损自己的慷慨。直到我意识到这种慷慨是建立在要旁人付出的角度上,这让我觉得羞耻。

    后来我到了外地,才发现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一个小姑娘在超市偷了块巧克力,被母亲训责后跳了楼,愤怒的人们围攻了超市,逼着老板签下巨额赔偿协议。人们打着“死者为大”的旗号,占领道德的高地。我想,那个姑娘跳下去的时候一定心怀愧疚,糟糕的是,她的死并未为她挽回些许尊严,反而成了获得赔偿的筹码。

    这时常让我觉得害怕。

    很多时候,有些人是不讲道理的,并不是因为不懂,而是通过装傻能换来更多的利益,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大家都懂这个道理,只是没有人会去问这背后的逻辑是否正确。当情绪和法理搅在一起,更多人喜欢做的事情便是让水更浑,以便捞鱼。, http://www.100md.com(周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