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招标采购中的“二次议价”问题及解决对策
标书,中标,“二次议价”问题的原因分析,(一)药品招标采购体制原因,(二)医疗机构的原因,(三)医药企业的原因,“二次议价”问题的解决出路,(一)加强药品招标采购的制度建设,(二)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管和实行医药信息公开
樊玉录 刘天峰 杨显辉 于培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旨在遏制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减轻患者负担,规范药品采购行为[1]。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程序复杂、价格虚高、“二次议价”等。
2010年11月国办[2010]56号文《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明确采购的数量和供货区域,批量采购。这为解决“二次议价”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本文试对药品招标采购中的“二次议价”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对策。
一、药品招标采购中的“二次议价”
“二次议价”是指一些医疗机构在实际采购中并未按照省级招标采购确定的中标价[2],而是按照与供应商谈好的折扣价进行采购的现象。招标采购结束以后,医院仍索折扣、要赞助,哪家企业给得多,进哪家的货,使药品招标走了调,变了味[3]。中标药品能否在医疗机构销售使用以及销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中标企业在各个医疗机构的促销活动,药品销售活动重心再次回到医院。
“二次议价”这股暗流的出现,助长了贿赂腐败之风,既影响药价长期稳定,也使一些药品质量难以保障,最终导致医院的药价虚高,患者的药品费用只涨不降,药品招标采购的积极作用被大大削弱。
二、“二次议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药品招标采购体制原因
1.同一品种规格药品多家企业中标
在实践中,同一品种规格的药品中标企业有时高达十几家,给“二次议价”提供了可能性。在当前以药养医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倾向于使用中标价较高的药品[4],制药企业不得不通过“二次议价”来满足医疗机构的需求。
2.药品招标采购不透明,医药信息不公开
药品的招标报价、医疗机构的采购入库、医生的开方用量等各种数据没有公开的信息系统做平台,药品的招标、采购、使用等不可控不可查,中标药品进入医疗机构的“灰色通道”依旧畅通无比,这些为“二次议价”提供了滋养的土壤。
3.药品招标采购撇开质量和数量单纯控制价格
药品招标采购本应综合考虑药品质量、规格、价格等一系列因素,而合理的药品价格应包括一定的药品质量和数量状况。但现时的招标采购没有将药品质量、数量和价格结合起来,而是撇开质量和数量单纯控制价格,这在很大程度上被异化为价格限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9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