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物经济学》 > 2014年第1期
编号:1399179
心源性猝死临床治疗及其发病机制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4日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1期
心肌病,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靳 玺屈 哲邓永军李建勇

    心源性猝死临床治疗及其发病机制探讨

    靳 玺1屈 哲2邓永军1李建勇1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源性猝死的治疗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53例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及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心源性猝死发病机制是心肌基质异常、心肌易损性导致心肌的电活动不稳定、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CPR是心源性猝死治疗的有效方法。结论加强对心源性猝死发病机制研究尤为重要,通过提高心源性猝死发病机制的认识,有针对性的对心源性猝死进行干预,降低SCD的发生。

    心源性猝死;发病机制

    猝死[1](Sudden Death)“自然的”、“出乎意料”和“突然的”死亡称为猝死。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其有三个基本要点,即自发过程、意外发生、进展迅速。临床上猝死包括心源性猝死如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及急性心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神经源性猝死如脑出血、中风;血管源性猝死如巨大肺动脉栓子引起等。心源性猝死[2](Sudden cardiac,SCD)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出乎意料的呼吸和心脏骤停,世界卫生组织对心源性猝死的定义为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意外自然死亡称为SCD,具有发展速度快、死亡时间快、发病无法预测等特点。据统计,近年来心源性猝死患者发病人群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死亡率较高。因此,预防和治疗心源性猝死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本院发生的53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治疗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2012年在本院住院治疗期间突发心源性猝死的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