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介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
硬化性,效用,造影,1资料与方法,1Markov模型设定,2Markov模型参数,3分析方法,2结果,3讨论
劳颖谦 钟 薇 杨 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研究发现,西方国家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已占据死亡原因第1位,在我国占据死亡原因的第2位[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用方法。为了准确实施PCI手术,首先需明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血管造影技术。血管造影剂被注入血管中,在通过冠状动脉时通过X射线判断血管是否堵塞和狭窄。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而且造影剂会引发过敏反应。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是有创性导管技术和无创性超声技术相结合的有创断层成像系统,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以诊断血管病变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IVUS呈现的是血管横切面的图像及血管长轴切面影像,可以弥补冠状动脉造影的不足,准确观察血管腔的形态及血管结构,测量血管狭窄程度,分析斑块的性质,从而更好地指导PCI。
尽管对于IVUS的临床价值已有较为广泛的认可,但对于其经济价值在国内尚未有过讨论。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和比较IVUS介导PCI和血管造影介导PCI所产生的成本和健康产出的差异,并从中国医疗服务支付者的角度出发,评价IVUS应用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更好地指导相关临床实践。
1 资料与方法
1.1 Markov模型设定
本研究通过构建确定性Markov模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