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肺功能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估
第1页 |
参见附件(2420KB,4页)。
姜威 刘安梅 王琳 解放军第三一六医院呼吸内科;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医院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被动吸烟的时间长短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肺功能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被动吸烟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被动吸烟4周组、6周组、8周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和评估不同时间段的各组大鼠模型的肺功能和气道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6周组及8周组大鼠模型的呼气峰流速(PEF)显著降低、气道内压上升坡度(IP-slope)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以PEF值小于对照组的大鼠80%PEF值为存在气流受限的界线,则4周组、6周组、8周组出现气流受限的鼠分别为0只(0)、6只(75%)及8只(100%),6周组及8周组的大鼠气流受限发生率显著高于4周组(P0.01)。8周组大鼠出现明显气道壁增厚、气道狭窄及显著肺气肿改变,其气道壁炎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气道壁坏死糜烂、纤维结缔组织及平滑肌增生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气道坏死糜烂、小气道阻塞发生率及气道平滑肌增生等指标显著高于6周组(P0.01)。6周组中有6只大鼠出现气道狭窄及肺气肿改变,气道壁炎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气道壁坏死糜烂、纤维结缔组织及平滑肌增生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周组及8周组大鼠PEF值与气道壁纤维组织和平滑肌增生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4周组大鼠未出现典型肺气肿及气道狭窄。结论:COPD的形成与吸烟时间有关,在吸烟量相同条件下,吸烟时间越长,气道和肺组织病变越重,气流受限的发生率越高。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病理学 被动吸烟 模型
【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资助(2003C2036)
【分类号】R563.9
引言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状况复杂,具有多种特征的疾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共同病理生理特征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即气道壁纤维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增生、管腔狭窄,气道重塑是气道阻塞等主要病
------
摘要目的:探讨被动吸烟的时间长短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肺功能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20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