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分型法应用于豢养繁殖长江江豚的父权鉴定
第5页 |
第1页 |
参见附件(3213KB,6页)。
冯俊伟 郑劲松 周钊 林刚 王丁 郑邦友 蒋文华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摘要】目的:鉴定武汉白鱀豚馆及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豢养长江江豚繁殖群体中出生的6头幼豚的生物学父亲。方法:选择8对江豚物种特异性微卫星引物对两个待鉴定群体的14个DNA样品进行了荧光标记PCR扩增,将纯化后的扩增产物在ABI3130遗传分析仪上进行基因分型,并根据GeneScanRox500内标确定不同等位基因的大小,随后对待鉴定对象进行等位基因分析,并计算主要多态性参数。结果:所采用的8个微卫星座位在待鉴定的两个江豚群体中均表现出多态性。在母本已知的条件下,利用其中6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据,通过排除法成功地鉴定出两个繁殖群体中出生的6头幼豚的生物学父亲。结论:本研究首次成功地将6个物种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应用于豢养繁殖长江江豚的父权鉴定,从而为该物种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及迁地保护繁殖群体遗传谱系的构建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长江江豚 微卫星 基因分型 父权鉴定
【基金】科技部973项目(2007CB411600) 国际合作项目(2004DFB03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30018,30570252)
【分类号】Q78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是一种小型齿鲸,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及其主要支流,是唯一的、相对独立的江豚淡水亚种[1]。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长江流域人类活动的迅猛发展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环境和食物资源,并且非法渔具渔法的使用
------
摘要 目的:鉴定武汉白鱉豚馆及安徽铜陵淡水豚保护区两个豢养长江江豚繁殖群体申出生的6头幼豚的生物学父亲。方法:选择8对江豚物种特异性微卫星引物对两个待鉴定群体的14个DNA样品进行了荧光标记PCR扩增,将纯化后的扩增产物在AB13130遗传分析仪上进行基因分型,井根据GencScanROX500内标确定不同等位基因的大小,随后对待鉴定对象进行等位基因分析,并计算主要多态性参数。结果:所采用的8个微卫星座位在待鉴定的两个江豚群体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在母本已知的条件下,利用其中6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据,通过排除法成功地鉴定出两个繁殖群体中出生的6头幼豚的生物学父亲。结论:本研究首次成功地将6个物种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应用于豢养长江江豚的父权鉴定,从而为该物种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及迁地保护繁殖群体遗传谱系的构建奠定了技术基础。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13KB,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