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0年第8期
编号:11899178
丝素材料植入大鼠皮下微动脉生成过程及形态学变化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谭小艳 杨吉文 茆永琴等
第1页

    参见附件(2281KB,4页)。

    谭小艳 杨吉文 茆永琴 牛建涛 白伦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摘要】目的:探讨多孔丝素材料植入体内后的微动脉生成过程及形态学变化而进行实验研究,为合理设计创伤修复用多孔丝素膜生物材料的形态结构提供基础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16只,每只大鼠在背部皮下植入多孔丝素材料,于术后5d,7d,10d,13d,15d,18d,23d和25d时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分析微动脉长入多孔丝素材料的情况,并对材料中的微动脉的密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d,在组织和材料交界处,看到有微动脉长入其中。术后18d,材料与组织交界处的微动脉血管密度接近术后10d的微动脉密度,材料中血管密度继续呈增加趋势。术后25d,微动脉血管分布得更加均匀,且材料交界处与材料中微动脉的血管密度大体一致。结论:植入皮下前期,丝素材料与组织交界处先有微动脉生成并向材料中长入;推想在中后期,出现了微动脉套叠式血管新生来进行重塑血管网络。

    【关键词】 丝素材料 微动脉 毛细血管 周细胞 平滑肌

    【基金】973项目:“十一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子项目(2005CB623906)

    【分类号】R318.08

    引言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微动脉的新生是重要的。近年来,对动脉生成与临床上治疗大管径动脉阻塞时的侧枝微动脉形成研究较多。Bai Lun等[1]显示,在丝蛋白基多孔膜材料植入小鼠体内,就可以看到材料中有新长入的微动脉血管出现。显然这与侧枝动脉血管的生成过程是不相同的。
------
     摘 要 目的:探讨多孔丝素材料植入体内后的微动脉生成过程及形态学变化而进行实验研究,为合理设计创伤修复用多孔丝素膜生物材料的形态结构提供基础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16只,每只大鼠在背部皮下植入多孔丝素材料,于术后5d,7d,10d,13d,15d,18d,23d和25d时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分析微动脉长入多孔丝素材料的情况,并对材料中的微动脉的密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d,在组织和材料交界处,看到有微动脉长入其中。术后18d,材料与组织交界处的微动脉血管密度接近术后10d的微动脉密度,材料中血管密度继续呈增加趋势。术后25d,微动脉血管分布得更加均匀,且材料交界处与材料中微动脉的血管密度大体一致。结论:植入皮下前期,丝素材料与组织交界处先有微动脉生成并向材料中长入;推想在中后期,出现了微动脉套叠式血管新生来进行重塑血管网络。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8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