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LK1 PBD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筛选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初筛,偏振,激酶,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张智慧,张晶,刘伟,陈云雨,司书毅,王艳宏以PLK1 PBD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筛选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张智慧*,张晶*,刘伟,陈云雨,司书毅,王艳宏
目的 利用荧光偏振模型进行 PLK1 PBD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并对阳性化合 6143D7的抗癌效果进行体外评价。
方法 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初筛阳性化合物对不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化合物对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率的影响;分子对接检测化合物与 PLK1 PBD结构域的亲和性。
结果 利用荧光偏振模型得到的阳性化合物 6143D7经噻唑蓝比色法检测显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该化合物加药组 G2/M 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并能促进细胞凋亡;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与 PLK1 PBD结构域的亲和性良好。
结论 该化合物通过抑制 PLK1 PBD结构域的活性发挥抗癌作用,有望成为靶向 PLK1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药物筛选试验,抗肿瘤; 荧光偏振; polo样激酶 1抑制剂
激酶是调控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增殖的主要蛋白,polo样激酶(polo-like kinases,PLKs)是一类结构和功能均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2],已经报道的PLKs(PLK1、PLK2、PLK3、PLK4)在结构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的 N端具有一个高度同源的激酶催化结构域[3-4],C端具有调节 PLKs催化活性及亚细胞动态定位的特征性结构域(polo-box domain,PBD)[5]。PLK家族不同成员的 PBD对同一底物的亲和力不同,PBD1有两个特异的 polo-box(PB1和 PB2),PB1由 78个氨基酸组成,PB2序列也相差不大,而 PBD4为两个 PLK4聚合后的变异体,C端序列存在很大的特异性,且仅存在一个 polo-box[6]。
PLK1主要在有丝分裂的 G2晚期和 M 期表达,参与有丝分裂的多个阶段,在四种激酶中最为重要[7],被公认为是一个潜在的治疗癌症药物的靶点[8-9]。然而,目前大部分抗 PLK1小分子抑制剂均是针对激酶结构域的 ATP结合口袋(ATP-binding pocket)进行设计的[10-11],但 ATP结合区的结构保守性使其对其他激酶的抑制作用难以区别,并且还容易与类似的药物有交叉耐药性。所以,为寻求更高效、专一的 PLK1抑制剂,PBD1成为了近年来寻找高选择性 PLK1抑制剂的新靶点[12-19]。
荧光偏振方法是 Perrin[20]于 1926年提出的理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80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