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 2021年第1期
编号:300999
阿司匹林生物学新作用及其对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2日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1年第1期
免疫调节,成骨,1阿司匹林的生物学作用,1抑制环氧合酶,2抑制核转录因子,3激活蛋白激酶,4调控炎性因子,5调控细胞,2阿司匹林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1阿司匹林对MSC生长的影响,2阿司匹林对MSC成骨
     周颖,靳继德

    ·综述·

    阿司匹林生物学新作用及其对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周颖,靳继德

    100850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

    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acctylsalicylic acid,ASA),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其疗效稳定、副反应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风湿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百余年来,随着对阿司匹林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阿司匹林参与了多种生物学途径,一些新的药理作用也不断被发现。

    1 阿司匹林的生物学作用

    1.1 抑制环氧合酶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合成。阿司匹林可使 COX-1 和 COX-2 不可逆的乙酰化,进而抑制 COX 活性,这也是其独一无二的特性。相关研究发现,癌细胞常产生大量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减弱免疫系统对病变细胞的正常应答,而阿司匹林通过抑制 COX 来减少 PGE2 的合成,达到重新唤醒免疫系统的效果,通过将免疫疗法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能够减缓癌细胞的生长[1]。因此,阿司匹林与癌症预防间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

    1.2 抑制核转录因子

    较早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阿司匹林对 COX 的抑制,但后期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还具有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尤其在治疗消化道肿瘤方面有较好的疗效[2]。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实验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均可抑制 IκB 激酶(IKK-β)的活性,与 IKK-β 结合后阻断其与三磷酸腺苷(ATP)的结合,继而抑制 NF-κB 转录炎症因子。还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与 NO 结合后能降低 NF-κB 蛋白水平,抑制其激活,从而发挥抑癌作用[3]。

    1.3 激活蛋白激酶

    近几年,阿司匹林对 AMP 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激活作用成为研究热点[4]。AMPK 是生物能量代谢调节的关键分子,通过促进分解代谢、抑制合成代谢来调控机体细胞的生长代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16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