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 2022年第5期
编号:476477
钩端螺旋体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2月26日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2年第5期
致病性,特异性,基因组,1传统的钩体培养法,2血清学诊断方法,1MAT,2ELISA,3分子诊断方法,1PCR,2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3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其他分子诊断方法,4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4结语
     李彬,叶强,徐颖华

    ·综述·

    钩端螺旋体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李彬,叶强,徐颖华

    102629 北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物技术产品检定方法及其标准化重点实验室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是一种由不同血清群致病性钩体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1]。大多数哺乳动物均可为致病性钩体的携带宿主,钩体通过动物尿液排出后可以在水或土壤中存活数月,成为重要的传染源[2]。尽管钩体病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洪水灾害频发,钩体病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时有发生,尤其是对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造成较大威胁[3-4],我国近年也有死亡病例报道[5]。人们对此类传染病放松警惕以及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表现等因素导致诊断难度加大,存在着钩体病暴发或大流行的潜在危险[6]。

    近些年,随着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领域飞速发展,围绕钩体病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钩体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因此,本文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就目前国内外钩体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期望对钩体病的快速诊断和预防提供借鉴作用。

    1 传统的钩体培养法

    在钩体病发病初期,未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前,可以从病人血液或脑脊液采取样本进行培养,通过在暗视野显微镜中观察有无钩体生长进行诊断。钩体的培养最常使用 Korthof 或EMJH(Ellinghausen McCullough Johnson Harris)作为主要的选择性培养基[7],并在培养基加入 8% ~ 10% 的兔血清、辅以少量抑菌剂提高样本培养阳性率。该诊断方法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操作,且钩体培养生长至少需要2 周的时间,极易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在实际临床中应用较少[4, 8]。

    虽然通过传统的培养法来诊断钩体病实际应用很少,但是通过分离培养获得钩体菌株是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可以全面了解钩体的分布,有效推动菌株标准化和疫苗研制[6]。

    2 血清学诊断方法

    血清学诊断主要是测定人或动物血清中的钩体特异性抗体,主要包括显微镜凝集试验(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M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目前市场已有商业化基于 IgG 和 IgM 抗体的 ELISA 检测试剂盒或商用快速诊断测试卡[4, 9]。

    2.1 MAT

    MAT 是通过使用 7 天龄左右不同血清型钩体培养物与患者不同稀释度的血清相互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75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