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些策略和对若干问题的思考
客观化,舌象,扶正,1中医药治疗介入的时机:中药介入要趁早,分阶段贯穿全程,2老年晚期NSCLC:中医药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和特色,3肿瘤中医辨证分型过于复杂:证候的客观化研究不妨着眼于舌诊,4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现
蔡霄月 徐振晔(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上海市宛平南路 725号,200032)
近年来,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强调根据不同疾病分期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随着治疗药物的不断更新,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个体化治疗理念的逐步形成,中医药如何寻找与现代治疗手段适合的切入点,完善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在抗肿瘤术后复发转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发挥中医药独特的优势。现仅就非小细胞肺癌(NSCLC)现代治疗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以及中医药在整个综合治疗过程中的定位和发展谈几点思考。
1 中医药治疗介入的时机:中药介入要趁早,分阶段贯穿全程
目前临床对中医药介入肺癌综合治疗的时机,没有一个明确的认定。甚至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中医药是现代医学无效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手段,早期无需中药干预。而笔者一直认为,中医药应贯穿于整个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中药介入要趁早。以早中期 NSCLC为例,具体可分三步走[1]:
第一阶段:术后 1周即可行中医药扶正治疗。手术是早中期 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在清除局部肿瘤的同时,也打破了机体内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1)手术具有创伤性,使患者正气受损,气血耗伤,阴阳失衡,免疫力下降,令癌细胞“乘虚而入”,能够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导致转移相关基因活化,介导癌症复发转移的发生。2)手术存在局限性,无法彻底根除隐匿的病灶。残余癌旁组织及亚临床癌灶细胞一旦解除休眠状态,进入增殖期,便可成为癌症复发转移的原因。3)手术客观上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肺癌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动态的评估结果显示,术后半年内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受损,呼吸受限,慢性疼痛,生活质量功能评分下降等[2]。尤其部分术后死亡高危人群及术后生存质量明显降低的患者,有明确的药物干预指征[3]。故在治疗上,应尽早介入中医药,一般持续扶正治疗 2~3周。
第二阶段:与术后辅助治疗同步,增效减毒。辅助化疗能减少早中期肺癌术后远道转移的发生率,5年生存可提高 5%左右。故术后扶正治疗后,需行辅助化疗,这是现代医学“祛邪”的阶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