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降糖,活血,教授,1倡导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2强调辨病辨证分型论治,3突出气血辨证,开创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先河,4强调病本在肾,重视积热伤阴,5滋养培本,脾肾为重,创立降糖基本方,6精于配伍,新增药对,参考药理
庞 博 赵进喜 王世东 祝 勇 李 景(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二区,北京,100700;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祝谌予(1914-1999),主任医师,教授,中医临床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倡导者、实践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现将祝谌予教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简述如下。
1 倡导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祝谌予教授早年曾跟随名医施今墨先生学习中医,后东渡日本在金泽医科大学系统学习西医四年,受其求学经历影响,祝谌予教授力倡中西医结合,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相互佐证和补充,扬长避短,才能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疗效。对于自己的学术思想,祝谌予教授曾经撰文阐述:“我的学术思想主要是继承了老师施今墨先生的思想,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力倡中西医结合,二是力倡辨证论治。”[1],其指出:“过去中医治病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没有或者不懂得用西医化验指标来参照,对疾病的疗效判定只能依据主观症状的改善或消除,实际上是不够完善的。”。在临床中祝谌予教授始终贯彻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路线。
祝谌予教授认为首先要认真学好中医和西医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逐步加深对其理论体系的认识。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大致分为三个层次:要经历低层次和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进而探索理论上的结合[2]。如中药西药混用、中药西用、按中医辨证定方后依现代药理选择药物加减等为低层次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较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就是要将西医诊断和化验指标纳入中医辨证,将西药定性纳入“西药中用”——用中医理论指导运用中西药物。在临床中祝谌予教授对一些没有症状的疾病,如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糖尿病,平时并无任何症状,只有在体检时才发现血糖升高。传统中医对此就无证可辨,也无方可出。祝谌予教授研究糖尿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把西医的病因病理、诊断方法、化验指标及药理研究有机地结合到中医治疗中。对于“空腹血糖高”考虑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其原因可能是周围炎症浸润,造成胰岛细胞受损,不能正常产生胰岛素;也可能机体自身的免疫识别出现问题,抗体攻击胰岛细胞所致。因此从清热和活血方面去治疗,其治疗瘀血型糖尿病的降糖活血方选用广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芍为主,该方本为对防治ABO新生儿溶血病有效,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抑制免疫性血型抗体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78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