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思考
中医学,1中医心理学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2中医心理学理论形成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3未来中医心理学理论发展的几种思路,4中医心理学理论发展对中医学的贡献与影响
汪卫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北京,100053)
中医心理学(TCM Psychology)是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心理学交叉发展中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1985年前后,王米渠教授《中医心理学》专著的出版以及“全国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成都的召开,为中医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006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成立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心理学列为重点学科,并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作为第一个重点培育学科单位。2012年全国又有7家单位成为中医心理学重点培育学科。同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经过论证使中医心理学成为中医学中的二级学科。至此,经过众多学者30余年的奋力开拓,中医心理学终于在中医和现代心理学的交叉领域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笔者拟就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发展问题作一探讨。
1 中医心理学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
在中医学经典理论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学说、方法和技术。中医学者对于中医心理学课题的探讨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的50年代中期。那时,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薛崇成教授等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中医人格、体质以及精神与心理理论的研究,但是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心理学整体发展受阻,中医理论中的心理学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心理学研究逐渐走上正轨,促使国内中医界和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开始对中医学里面的心理学思想、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198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王米渠、傅兴国、陈贵廷等在北京大学陈仲庚的指导下完成了题为“中医心理学说初探”的学术论文,并发表于成都中医学院学报。于是,中医心理学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了。
中医心理学在接下来的30余年发展过程中,相关学者们对于中国传统医学里面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整理和提高,并与现代心理学、心身医学、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逐步建立了中医心理学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出版了一大批中医心理学专著。从1985年出版《中医心理学》一书以来,到2005年左右,就已经有150种左右的相关书籍公开出版。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年以来,有关学者从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角度,探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论文中所涉及到该书的篇名多达32篇,占全书(《灵枢》81篇,《素问》81篇)篇章的19.8%。论文内容涉及到现代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思想者达129篇(包括前者),占全书篇章篇的79.6%。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心理学思想相当丰富,其中的诸多理论直至今天仍能用来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2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