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问·举痛论》探析脉络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寒气,1《素问·举痛论》之疼痛的理论,2《素问·举痛论》之气机理论,3《素问·举痛论》之疼痛的理论在脉络血管疾病之发病意义,4《素问·举痛论》之气机理论在脉络血管疾病之发病意义,5《素问·举痛论》的临床指导意义
刘春援 蒋维晏(1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灸学院,南昌,330004)
《素问·举痛论》全篇例举了14种疼痛,并对这14种疼痛发生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特点及辨证要点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故其篇名称之为“举痛论”。在论文中还对于气机不顺导致的各种病证之病因病机进行了论述。临床上,脉络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就是“疼痛”,而疼痛的最基本机理,就是“气机不顺”或“不通”。所以,结合本篇所述内容,探析脉络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现分述之。
1 《素问·举痛论》之疼痛的理论
1.1 疼痛的病因与症状 原文:“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以上原文指出了临床常见疼痛的病因,是因为寒邪侵入经脉→经脉中的气血运行迟缓→血行不通畅→不通则痛。其表现形式主要有:1)有的疼痛忽然自止;2)有的疼痛剧烈而不休;3)有的疼痛而拒按;4)有的疼痛揉按则可止;5)有的疼痛虽加揉按而无效;6)有的腹部疼痛,用手揣按应手而动;7)有的疼痛起来心与背牵引作痛;8)有的疼痛是胁肋和少腹牵引作痛;9)有的腹痛放射到大腿内侧;10)有的疼痛日久不愈而成积气;11)有的忽然剧痛而昏死不知人事,少停片刻才苏醒;12)有的疼痛伴有呕吐;13)有的腹痛并泄泻;14)有疼痛而大便不通的……[1]
1.2 疼痛的病理 原文:“(帝曰)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