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4年第4期
编号:227718
以经络学视角探析络脉的内涵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5日 世界中医药 2014年第4期
络病,刺络,1络脉的概念,2络脉的结构及分类,3络脉的分类,4络脉的分布与循行,5络脉病变的病理变化,6络病的针灸治疗
     海 英刘思聪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

    学科研究——络病学

    以经络学视角探析络脉的内涵

    海 英1刘思聪2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

    络脉是经络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整理文献的角度,以针灸学为切入点探析络脉的内涵,明确其概念、结构分类、分布循行、络病病理变化及针灸治疗。以期指导临床提高络病治疗疗效、推动络病发展。

    络脉;针灸;刺络放血;缪刺

    经络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说:“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及之,亦缺典也”,历代医家多重视经脉的研究,而对络脉的研究较少。随着络脉理论及络病学的进一步发展,关于络的内涵及外延的研究日趋进展,络的涵义应最早起源于针灸学,因此想从经络学角度进一步明晰络的含义和外延,从而丰富络病理论,指导临床络病的治疗。

    1 络脉的概念

    “络”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络者,絮也。”可理解为细小弥散之意。《广雅》中解释:“络者,缠也。”又有网络沟通的意义。在医学上,络脉的首次提出是在《黄帝内经》中,其络脉描述为经脉向外的分支。例如《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黄帝内经》中对络脉的概念可归纳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广义的络脉:是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遍布全身、内络脏腑、外联肢节,循行表里,沟通机体内外,保障脏腑气血灌注的功能性网络。狭义的络脉:是从经脉主干络穴处横别出的,较为粗大的十五络脉,包括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十五条[1]。

    2 络脉的结构及分类

    络脉的分布结构:《黄帝内经》中将络脉结构描述为从经脉横出之后逐渐逐层细化,呈树样网状分布,分为十五别络、浮络、孙络[2]。

    2.1 十五别络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云:“经脉十二,络脉十五。”明确指出人体拥有十五条络脉,这是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的第一种层次。在《灵枢·经脉》中称为十五络脉为“大络”例如“脾之大络”“胃之大络”。而《灵枢·本输第二》中提到“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又将十五络脉称为“十五别络”。《针灸集成》提出:“十五络之络,乃阴经别走阳经,阳经别走阴经,而横贯两经之间,所谓支而横者为络是也。”认为十五别络是走行于阴经和阳经之间,也由此得出别络可沟通阴阳经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