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呼吸道与肠道微生态同步动态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抗力,肠病,造模,1引言,2材料和方法,3结果,4讨论
郑秀丽 杨 宇 王宝家 唐洪屈 周新颖(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呼吸道与肠道微生态同步动态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郑秀丽 杨 宇 王宝家 唐洪屈 周新颖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在“肠病及肺”过程中呼吸道和肠道微生态的同步动态变化情况,探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微生态机制。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实验性大鼠UC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8天、第29天和第50天三个时间点对呼吸道和肠道的需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进行同步检测。结果:UC大鼠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多。其呼吸道部分菌群同步出现相关变化。造模后第8天,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增多,厌氧菌总数和肠杆菌在肠道增多而在呼吸道减少。造模后第29天,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减少,厌氧菌总数和肠杆菌在肠道减少而在呼吸道增多;造模后第50天,呼吸道和肠道的需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增多。结论:肠病大鼠可出现呼吸道菌群的改变,在“肠病及肺”病理传变过程中,肠病大鼠呼吸道和肠道的部分菌群出现同步增多或减少的相关性变化,提示微生态菌群的变化可能是“肠病及肺”的机制和表现形式之一。
UC;肺与大肠相表里;肠病及肺;肠道微生态;呼吸道微生态
1 引言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颇具中医特色的脏腑相关理论之一。肺与大肠经脉络属,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肺病及肠,肠病及肺),治疗上相互为用(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同治)。鉴于该理论在生理、病理、临床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开展关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十分必要。
有关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前期研究发现,该病可以特异性引起肺支气管病损,肺损伤是该病的肠外表现之一[1-2]。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亦发现[3-5],UC模型大鼠可出现肺功能减弱和肺组织形态改变,如肺和支气管出现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管腔内炎性渗出等;从三个时间节点对该模型进行的动态观察发现,“肠病及肺”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肠病的病理损伤程度,肺脏的病理损伤程度,与肠病的病变时间成正比。本研究拟从观察UC大鼠在“肠病及肺”过程中肠道和呼吸道微生态的同步动态变化切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7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