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索肺肠的共振机制
病位,医案,五脏,1肺与大肠的共振,2基于古代临床文献观察“肺肠共振”,3结果与讨论
闵 寅纪立金高思华(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22;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索肺肠的共振机制
闵 寅1纪立金1高思华2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22;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本文通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相关古代文献的梳理、观察,并应用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手段,对所收集的肺肠合病的相关古代临床文献进行挖掘。对其中的病位、症状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得出肺与大肠在生理和病理信息的表达上存在共振现象。并且这种共振现象是由其他脏腑共同参与作用。其中又与脾、肝关系最为密切。提示临床在肺肠合病的辨证时,应注重其他脏腑的影响。
肺与大肠相表里;共振;关联规则
“肺与大肠相表里”作为中国传统医学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了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发挥,至今在临床上仍发挥着指导作用。该理论始于《黄帝内经》,书中以经络联系为生理基础,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二者的生理病理做了阐述,如《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灵枢·经脉》篇又提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鬲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侠鼻孔。”直接提出在肺“下络大肠”的同时大肠也“下入缺盆”从而“络肺”。二者的这种经络上的紧密联系为其生理上协同作用于人体,病理上相互传变提供了可能。
近现代在该理论的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更多将焦点聚集在寻找二者共同生理基础证据以及二者病理相互影响的观察,而对于肺肠因其互为表里所表现出的信息上的感应共享却鲜有涉及,通过对古代临床文献一定范围的收集观察,可以发现,肺与大肠相表里不仅仅局限于二者之间的生理协同和病理传变。该理论在古代临床实践中表现出了更广泛的理论外延。
1 肺与大肠的共振
共振是指一物理系统,在必须特定频率下,相比其他频率以更大的振幅。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它指的是,物理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比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
肺合大肠,虽然二者相去甚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1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