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关系内涵变迁的内外在动力及其启示
肝主,中医理论,脏腑,1汉唐时期肝脾关系内涵——“木”与“土”,2宋金元时期肝脾关系内涵变化及其内,3明代及清中时期肝脾关系内涵——“肝气盛”和“脾不足”,4清末民国至现代的肝脾关系内涵变化及内,5小结和启示
徐慧颖 李成卫 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北京,100029)
肝脾关系内涵变迁的内外在动力及其启示
徐慧颖 李成卫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北京,100029)
为更好地理解肝脾关系,作者通过对历代文献中肝脾关系论述的整理,分析肝脾关系内涵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内外在动力。认为:肝脾关系内涵变化源于中医理论的不断变迁,其内在动力在于不同时期原有中医理论与社会医疗实践及科学实验的矛盾,并受当时主流思潮、社会需求等外在动力的推动。在此作用下,不同时期肝脾关系内涵表现为:汉唐时期强调土、木生克关系,宋金元强调相火和元气的关系,明清强调肝、脾之气的关系,民国现代后从生理功能角度强调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二者关系逐渐紧密,理论地位逐渐突出。文章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肝脾关系、肝主疏泄等理论,同时对现代中医脏象理论和中医理论的构建、创新都有积极的意义。
肝脾关系;理论变迁;肝主疏泄
肝脾关系是中医脏腑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部分学者将两者关系最早论述追溯至内经时代《素问·宝命全形论》:“土得木而达”。在197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编写的《中医基础理论:试用讲义》开始,将“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作为肝的生理功能之一,并沿用至今,肝脾关系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通过对历代文献的考察,分析肝脾关系内涵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内外在动力,本文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肝脾关系、肝主疏泄等理论,同时对现代中医脏象理论和中医理论的构建、创新都有积极的意义。
1 汉唐时期肝脾关系内涵——“木”与“土”
汉唐时期,关于肝脾关系的论述较少,在论述肝脾关系是,多与其他五脏关系平行论述,并未突出强调二者。肝脾关系表现为木、土的生克关系,肝脾关系主要应用于以下3个方面,第一:阐释针刺法对肝、脾气血的补泄原则;第二:论述疾病传遍规律;第三:解释脉象。通过后两者判断疾病预后。
1.1 阐释针刺法对肝、脾气血的补泄的原则 汉唐时期,脏腑关系理论构建以四时五行及五运六气的生克制化系统为基础。在《黄帝内经》中有大量关于肝病针刺脾经,脾病针刺肝经的论述。《素问·刺法论》[1]曰:“假令壬午,刚柔失守,……三年大疫,当刺脾之俞,次三日,可刺肝之所出也。”《灵枢·五邪》[2]“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在《素问·宝命全形论》[2]“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6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