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5年第11期
编号:226977
阴阳五行学说与肝脏象理论的三次变革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3日 世界中医药 2015年第11期
太极,1汉唐时期,在经学影响下的阴阳五行与肝脏象理论,2宋明时期,在理学影响下的阴阳五行与肝脏象理论,3清末以后,在西学影响下的阴阳五行与肝脏象理论,4结论
     王洪弘 李成卫 王庆国 王维广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阴阳五行学说与肝脏象理论的三次变革

    王洪弘 李成卫 王庆国 王维广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从历代主流意识形态出发,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对各时代阴阳五行学说与肝脏象理论的影响以及理论所产生的具体变化。汉唐时期,受经学“天人宇宙论”的影响,阴阳、五行指的是气,来源于天,阴阳五行学说属于气的运行模式;肝藏为少阳、木气化生,储藏少阳、木气,化生精气构成相同爪、目等结构与物质。宋明时期,在理学新宇宙图式影响下,阴阳指气,五行指质,生于太极,阴阳五行学说属于宇宙发生模式;肝为厥阴风木之气,内寄相火,相火疏泄男子精液出现。清末以后,受西学唯物辩证法与生物学等影响,阴阳、五行为事物与现象的属性,仅仅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而非具体物质存在,此时,肝为功能系统,由木的特性推导肝主疏泄为核心功能,即肝气疏泄全身气机、防止郁滞的功能;由阴阳互根及物质与功能关系推导肝藏血为肝主疏泄的物质基础,并以肝体阴用阳概括。

    阴阳;五行;肝;藏象

    概念和理论的演变并非一成不变,一线相承,而是不断迁移与重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国思想史与中医学发生的重要理论,在中国文化与中医学理论中具有方法性作用。其基本图式与内容所发生的变化,都会对同时代的中医肝脏象理论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这种变化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法国人类学家米歇尔·福柯说:“权利制造知识,权利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1]知识的背后体现的是权利的分配,话语即权力,权利筛选能为自己服务的知识,并配合各种手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细节。不同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代表了当时权利的基本分配,影响着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以不同历史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基点,梳理历史上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肝脏象理论的三次变革及其相互关系。

    1 汉唐时期,在经学影响下的阴阳五行与肝脏象理论

    经学为汉唐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经学构建的“天人宇宙论”直接影响了当时中医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发生与发展。阴阳、五行作为中国早期认识世界的基本哲学概念,春秋以前是“泾渭分明,各成体系的”[2],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分类体系。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首次明确将其结合,初步构建了阴阳五行学说[3],确立了时空相应、以小见大、五德转移的宇宙论图式,以阴阳的运动来推动五行的运转,增强了解释性。至西汉年间,儒生代表董仲舒为符合当时“大一统”的政治需要,用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改造了阴阳家的宇宙论,“将阴阳五行(天)同王道政治(人)做异质同构的类比联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73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