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4
编号:13619319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中医证候分类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4
     32“异病同证”中代谢组学的应用

    将代谢组学技术引入“异病同证”研究中,可通过对不同疾病中共性物质基础的发现来探索疾病内在的共同本质(证),对证的客观化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目前对“异病同证”研究尚少,郑海生等[27]利用GCMS对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非肾阳虚证患者以及正常人的尿液进行分析,可明确观察到3组之间在代谢层面上的显著区分度,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物质筛查,得到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5种差异性尿代谢产物(柠檬酸、丙氨酸、3甲基戊烯二酸、丙胺、组胺)。另有董飞侠等[28]从肾主气化,津液代谢依赖肾阳温煦的中医理论出发,运用代谢组学指纹的方法分析尿液,发现了与慢性肾病III期非肾阳虚证相比的阳虚证特异性的代谢物质变化。其中,丙氨酸、柠檬酸、组胺等与前述试验结果有所重叠,故此推断,慢性肾病III期肾阳虚证患者与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证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存在着相同的代谢产物即丙氨酸、柠檬酸、组胺等。赵铁等[29]分别收集了强直性脊柱炎(AS)、痛风性关节炎(GA)湿热证的患者以及健康人的血清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