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9
编号:13614282
基于“五行圆运动”,论冠心病之“痰瘀互结”(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9
     纵观《黄帝内经》,虽无“痰、瘀”之名,但有“痰、瘀”的相关描述,如“积饮”“汁沫”“津液涩渗”“凝血”“恶血”“留血”及“苑陈”等描述。《灵枢·百病始生》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外感湿邪兼内伤情志,三焦三部转输受阻,气血津液运行瘀滞,湿邪久聚成痰,与瘀血互结,则形成“痰瘀互结”之势。《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心痛”,经文指出,痰瘀互结,血行不畅,缘心无所主,气无所行。气血不畅则郁而为痛,在心则发为“心痛”病。至汉代张仲景明确提出了“痰饮与瘀血”之名,《金匮要略》从脉学角度进一步阐释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阳微”者可见“寸口脉沉而迟”,“阴弦”者“关上小紧数”,提示寸口以部位分“阴阳”的脉学意义,即“阳微阴弦”之理。由于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而出现本虚标实之证,在临证中,张仲景注重痰瘀同治,选用瓜蒌薤白酒汤、瓜蒌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症治疗胸痹心痛。

    隋、唐、宋、元时期,“痰瘀互结”在临证辨治时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宋代陈无择从痰饮与气血营卫运行的角度认识痰瘀互结的形成;元代朱丹溪首次明确提出了“痰挟瘀血”“痰瘀互结”的观点[7],后世研究认为其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现代医学循环系统等多系统疾病,如呼吸、神经系统等[8]。故此时期的大型方书记载了大量痰、瘀同治方剂,如《圣济总录·胸痹门》记载四温散、当归散、大黄散治胸痹心痛,《太平圣惠方》中记载吴茱萸丸治卒心痛等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