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的由来、定义及其研究思路(2)
清代《黄澹翁医案》[5]:一患者先有脾胃留滞之象,经治好转后,“中秋前一日,右关又有弦数之象,鼻塞,上火,皮外热汗,当微解之。荆芥、防风、前胡、陈皮、甘草、桔梗、杏仁、半夏。”可见,外感病因也可导致上火的发生。清末李冠仙的《知医必辨》中记载了肝火化风可导致上火症状[6],并且指出不宜用逍遥散等发散药物治疗。“病者肝气郁结,或为人所制,有气不能发泄,郁而生火,作痛作胀,脉虽弦数而见沉意,投以逍遥,辛以散之,自然获效。若其人并无所制,而善于动怒,性不平和,愈怒愈甚,以致肝气肆横,胀痛交作,不时上火,头疼头晕,脉来弦数而无沉意,此乃肝火化风,平之不及,而犹治以辛散,譬如一盆炭火,势已炎炎,而更以扇扇之,岂有火不愈炽,而病不加甚耶?故逍遥散非不可用也,奈用之者,自不求甚解耳!”
“上火”不仅是中医学中的专业术语,而且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有多种含义。如解放初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7]:“‘他不吱声,装糊涂。’人们越发上火了”,这里的上火指的是生气。
柳青的《铜墙铁壁》中描述的[8],“我为天气热,抬担架的上火,下了一升绿豆。绿豆败火的。”其上火是指口干口渴、咽干咽痛、唇口干裂或生疱疹等症状,又因为绿豆甘凉,具有解暑止渴、解毒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