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2
编号:13603478
六经辨证在肾脏病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82
     1.3 六经辨治肾脏病

    1.3.1 太阳病 太阳主表而为六经之藩篱。凡外邪之伤人,必先伤于表。肾脏病早期发病,多由感受外邪,肺失宣降,不能输布津液引起浮肿,多以眼睑及面部浮肿为特点,同时伴有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伤寒表证。表证较重方以越婢加术汤或麻杏甘石汤化裁。若证兼见咽痛明显,治宜散寒解表,清热祛湿,方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化裁。若兼见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治疗以大青龙汤主之。若表证缓解,外邪随经入里,侵及膀胧,形成太阳蓄水证,出现全身高度浮肿,腹胀闷不适,小便不利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治以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湿行水。若邪与血结于下焦,表现出少腹急结硬满,发狂,大便硬结或色黑,小便不利的太阳蓄血证,当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为原则,治以桃核承气汤或抵挡丸加减化裁。

    1.3.2 少阳病 三阳经中,太阳在表,阳明在里,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于表里之间,位居半表半里。经方大家胡希恕[8]认为半表半里的提出标志着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形成。多见于各种肾脏疾病的急性期,因太阳病失治误治或者素体正气不足感邪而来,症见胸肋苦满,口苦咽干,心烦喜呕,渴不多饮,或寒热往来,全身浮肿,小便不利,黄赤涩痛伴有肾区叩击痛,脉弦数等证。治以小柴胡汤加减和解少阳。

    1.3.3 阳明病 《伤寒论》181条:“太阳病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