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泉教授运用祛湿通络、健脾温阳法论治痛风急性期经验(2)
4验案1则
某,男,50岁,2018年5月22日初诊。主诉:双侧大脚趾疼痛2 d。现病史:患者近3 d饮食大量海鲜,夜间饮用啤酒,平日运动少,体型偏胖,既往曾出现血尿酸升高情况,未予重视。患者2 d前突然出现双侧大脚趾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伴活动受限,脚趾不能着地,口服止痛药效果不显,予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查血尿酸5897 μmol/L,结合患者病史诊断为“痛风”,予口服秋水仙碱治疗,患者仍觉疼痛难以控制。现症见:患者双侧大脚趾持续性疼痛,局部发热肿胀,无明显关节变型,行动不便,拄拐入诊室,形体偏胖,无发热恶寒,无头晕,疲乏,纳可,近日进食海鲜较多,既往喜食寒凉食物,眠差,疼痛影响睡眠,小便调,大便偏稀,2次/d。舌淡红,苔白腻,脉沉。中药内服处方:土茯苓150 g、威灵仙30 g、川萆薢60 g、白僵蚕15 g、干姜30 g、制附片30 g、炒白术60 g、桂枝15 g、赤芍15 g、知母30 g、防风30 g、生麻黄15 g,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
中药泡洗处方:忍冬藤100 g、马齿苋100 g、白矾6 g,煎煮忍冬藤及马齿苋,放凉后入白矾,1次/d,双脚局部泡洗。嘱其低嘌呤饮食。
按:患者系为痛风,中医可归为痛痹,本患者平素饮食不节,过食海鲜等寒凉食物,导致中焦脾胃阳虚,不能运化水湿,寒湿相搏,阻于经络,不通则痛。查其舌脉,舌淡红,苔白腻,脉沉,为阳虚寒湿闭阻不通之象,故以干姜、制附片、白术、桂枝健脾温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02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