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3
编号:13564839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与思考(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93
     由于肠道微生物多为厌氧型,约80%的细菌不可培养,因此传统的微生物培养计数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于肠道菌群的研究。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有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实时定量PCR(RT-PCR)技术、16S rDNA测序分析技术等。见表1。

    3 针灸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

    3.1 针灸对胃肠道疾病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当肠道内环境紊乱时,致病菌及其释放的内毒素增加会使肠黏膜生物学屏障受到损伤,致病菌及其抗原释放多种活性物质,易使患者出现腹泻、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道疾病。Kassinen等[14]通过16SrRNA探针杂交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有明显的菌群改变,主要菌群为粪肠球菌、柯林氏菌和粪肠杆菌。Tana等[15]研究也证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粪便中韦荣球菌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Zhao等[16]的研究表明成人慢性便秘患者的粪便进行培养,发现相对于正常人,便秘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数量均显著减少,而潜在致病菌数量增加。

    针灸对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侯天舒等[17]研究表明电针可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值及多样性指数,可提高菌群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和毛螺科菌(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的含量,降低双梅梭菌(Clostridium bi Fermentans)的含量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