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标准及其应用现状的文献分析(1)
摘要 目的:从诊断内容和判定形式分析肝胃不和相关[]证的诊断标准及其应用现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VIP)近5年的相关文献,建立Excel工作表对文章类型、辨证分型、论治疾病、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标准(发布时间、制定者)、诊断内容(主症、次症)、判定形式等信息进行提取,并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 549篇文献,纳入203篇。肝胃不和相关证涉及6个证型,包括肝胃不和证、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肝火犯胃证、肝胃郁热证及肝胃热盛证。文献中共涉及56项诊断标准,其中使用频次在2次以上的诊断标准共22项;使用频次前5位的诊断标准分别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00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2006)、《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肝胃不和相关证诊断内容中,出现频次前10位的癥状依次为嗳气、脉弦、胃脘胀痛、胁肋胀闷疼痛、吐酸(反酸、泛酸或吞酸)、苔薄白、嘈杂、食欲不振(食少、纳少、纳差)、舌质淡红、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症状。肝胃不和相关证的判定形式以“主症+次症”居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