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脏疾病中医证候标志物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
1 开展DKD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是当前中医药诊治DKD有待突破的瓶颈问题DKD研究过程中存在2个瓶颈问题:其一是早期隐匿起病,往往容易忽视;患者出现临床显性蛋白尿,疾病进展迅速,缺乏有效减少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的药物,迅速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为普通CKD的十几倍[4]。在国家973课题资助下,我们课题组开展中医证候学研究发现:DKD中医证候学特点是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是DKD的核心病机,瘀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8-10]。临床应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作用的复方中药—糖肾方,可以减少DKD临床显性蛋白尿,改善肾功能[11-12]。这一结果亦得到基础研究的证实[13-15]。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精华所在,证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和关键。而中医对证候的认识大多是主观的和直观的,极大地限制了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我们课题组前期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对DKD不同分期与DM患者血液标本分析研究发现:随着DKD疾病进展,磷脂类代谢物呈下降趋势;嘌呤/嘧啶核苷类代谢物呈上升趋势。这与中医辨证从阴虚证向气虚证转化,进而转化为气阴两虚证的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相关性这些结果提示:表现于外的中医证候与内在疾病的本质有着必然的联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01 字符。